夏日的紫禁城,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流淌着灼目的光,庭院深处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叫得人心头无端生出几分慵懒与烦闷。这样的午后,连风都带着凝滞的热气,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鱼而言,实在是无聊得紧。往日里还能看看戏班子咿咿呀呀地唱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或是听听小太监们打听来的宫外趣闻,可近来连这“没戏”的戏也看得腻味了。她那双灵动的眼睛在殿内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了正在一旁规规矩矩临帖的几个孩子身上。
弘阳和弘毅是双生子,年纪虽小,却已有了皇孙的端庄模样,小腰板挺得笔直;乌林珠是唯一的女孩儿,粉雕玉琢,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握着毛笔,生怕墨汁染了衣袖;博多衡奥则显得有些坐不住,眼神时不时飘向窗外树上的蝉。小鱼看着他们,一个绝妙(或者说,在她看来绝妙)的主意瞬间涌上心头——既然戏台子上没戏可看,那何不自己来演一出?
“来来来,孩子们,别写这些劳什子了,额娘/姨娘带你们玩个好玩的!”小鱼兴致勃勃地拍手,眼中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
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面面相觑,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位主子的“好玩”,往往意味着鸡飞狗跳。
果然,小鱼接下来的举动让众人瞠目结舌。她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年轻时(虽然她现在也并不老)一些颜色鲜亮、绣工精致的旗袍,不由分说地就往弘阳和弘毅身上套。两个小男孩懵懵懂懂,被摆弄着穿上女装,梳起双丫髻,甚至还被点了胭脂。他们看着镜中那个“漂亮”得有些陌生的小女孩,小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弘阳试图抗议:“额娘,这……这是女孩儿的衣服……”
小鱼捏捏他的小脸,理直气壮:“怕什么?多俊俏的小姑娘啊!保证比你乌林珠妹妹还招人疼!” 接着,她又转向乌林珠和博多衡奥,“光他们变没意思,你俩也换换!” 于是,乌林珠被换上了弘毅的小阿哥常服,戴上了瓜皮帽,博多衡奥则被打扮成了个小姑娘。一时间,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新奇又古怪,那点不情愿很快被这种角色互换的游戏感冲淡了。
打扮停当,小鱼便领着这支“性别错乱”的小队伍,开始了在紫禁城内的“巡游”。从御花园到东西六宫,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嫔妃们看着这景象,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勉强夸赞:“小阿哥们……呃,不,小格格们真是……别致。” “乌林珠格格这身打扮,真是……英气勃勃。” 夸得词不达意,尴尬万分。孩子们起初还有些扭捏,但在小鱼兴致高昂的带领下,也逐渐放开了,甚至觉得这样瞒过众人的眼睛颇为有趣。
这股风潮很快蔓延到了正式的宫宴上。当小鱼带着这样一群“改装”过的皇孙、宗室子弟出现在灯火辉煌的乾清宫时,整个宴会厅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觥筹交错停了,丝竹管弦也仿佛慢了半拍。命妇们手中的帕子绞紧了,眼神在空中飞快地交换着信息,却谁也不敢先开口。这该怎么夸?夸弘阳“格格”“眉目如画”?可那明明是位小阿哥!夸乌林珠“阿哥”“器宇轩昂”?这又从何说起!最终,几位辈分高的老福晋硬着头皮,说了几句“孩子们都活泼可爱”、“皇子妃教导有方”之类的万金油话,便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于面前的菜肴,实则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龙椅上的雍正皇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素来严峻的面容上,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与下首的怡亲王允祥、庄亲王允禄等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抹无奈又带着一丝同情的神色。他们看着弘阳、弘毅那被迫营业的僵硬笑容,看着乌林珠努力想表现出男孩子气概却依旧难掩秀气,看着博多衡奥扯着身上不习惯的裙子,心中不免为这几个小家伙默哀了一分钟。摊上小鱼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长辈,孩子们的童年,真是……丰富多彩。
不过,这份同情并未持续太久。亲王们今日的目标明确——灌醉皇兄!这是他们兄弟间心照不宣的乐趣,也是拉近天家距离的一种方式。允禟(老九)率先举杯,言辞恳切,感念皇兄勤政辛苦;允?(老十)紧随其后,插科打诨,气氛热烈;连一向与雍正不算太亲近的允禩(老八),也难得地露出了真诚(至少表面如此)的笑容,敬酒祝词说得滴水不漏。雍正心知肚明,这几个兄弟,是变着法儿报平日里被他威严压制的“仇”呢。他酒量尚可,但也架不住轮番进攻,几轮下来,脸上已见了红晕。他看着眼前这群“不怀好意”的兄弟,心中又好气又好笑,那点关于孩子们奇装异服的思绪,很快被酒意和兄弟间难得的喧闹冲散了。
在这一片混乱中,唯有弘昭,雍正与小鱼所出的嫡子,因其天生一张酷似其父的严肃小脸,年纪虽小却已显露出超乎同龄人的沉稳持重,而“幸免于难”。小鱼尝试过把他打扮成仙童或者小姑娘,但一看到儿子那双沉静无波、仿佛能看穿她所有小心思的眼睛,她就莫名有些气短,最终只好悻悻放弃,嘀咕着:“这孩子,一点都不可爱,还是跟他皇阿玛玩去吧。” 弘昭于是得以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弟弟妹妹们被额娘折腾,小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时,嘴角会微微弯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