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沙瑞金才会一直盯着高育良的一举一动。
从这一点来看,沙瑞金在政治手段上还是略逊一筹。
毕竟各有所长,这方面他确实还不够老练。
祁同伟听完这些话,心里也明白,但他该怎么行动,却成了难题。
他现在是公安厅长,按理说省内所有治安、刑事案件都要他出面。
但出面的分寸却很难拿捏——
若插手太深,虽然迎合了部里的意思,却会搅动整个汉东的局势。
这才是关键。
这时,祁同伟突然感到自己有些迷失。
确切地说,是拿不准该怎么做才好。
以前他不知道上层意图,只是靠猜测周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现在有了明确的任务,反而让他束手束脚。
不知所措,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一时之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高育良最了解祁同伟,看他这副神情,就知道他心里有顾虑,有些犹豫。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白了,就是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
高育良没等祁同伟开口,便继续说道:
“同伟,你现在的状态不对。
你太在意上层的斗争了,但那离你还太远。
你要明白,你现在的参与,只是加分项,不是必须。
你只是掌握了一些正确的信息,而不是接受了正式的任务。
你现在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真正的主角是沙瑞金。
这一点你要搞清楚。
再说了,就算没有这道命令,你也早就察觉到了一些风向。
这件事和你原本的计划冲突吗?我记得你在我面前谈笑风生,信心十足。
赵立春被调查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
你放平心态,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你首先得做好自己作为副省掌的本分。
至于赵立春的事,能参与就参与,不能参与也很正常。
陈部长一句话,你就急着往前冲,是你太冲动,还是他太不负责?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以往的节奏,不要被这个任务牵着走。
赵立春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老陈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随口一提。
你若太当真,就中计了。”
祁同伟听了这番话,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是啊,他早就掌握了这个消息,在上下之间巧妙周旋,帮高育良谋了省掌的位置,自己也跟着升了官。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在部里一句指示,反倒让他患得患失,有点乱了阵脚。
细细想来,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没变。
自己不过是个地方上的厅级干部,想在这种级别的斗争中抢头功,想想都觉得不现实。
并不是谁都能插手的,果然应了高育良当初说的话。
陈部长的一句话,他就往前冲,太傻了。
想到这里,祁同伟心里也有了主意,什么陈部长不陈部长的。
去他的,自己的路自己走。
上辈子那条死路我都走出来了,
这点破事算什么,心态转变得挺快。
也就是一转念的工夫,祁同伟现在甚至能轻松地跟高育良开玩笑了。
他笑着看向老师,眨了眨眼问:“老师,您以前可是赵立春手下最能干的人。
吕州那事还悬着呢,现在赵立春有麻烦,您不担心?”
高育良听后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地说:
“谁说我是赵立春的人了?李达康还在呢。
再说了,赵立春坑我不止一次了,我和他早就没交情了。”
说完两人对视一笑,心照不宣。
赵立春的好日子,看来到头了。
京州市,检察院门口。
所有在职员工都列队等候迎接检查。
季长明站在队伍正中央,目光扫过整齐的队列,心里却忍不住一声叹息,终究还是没那个命。
他虽在汉东政坛独来独往,不属于任何派系,但眼下这局面,终究有些不尽人意。
他这个副省掌已经干满一届了,一直没等到合适的位置去填补证法委书籍的空缺。
从资历上说,他季长明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也早和田国富沟通过,
田国富也在适当时机提出了他的任命。
可到了这个时候,心里还是失落。
没能上位,是他最大的遗憾。
虽然级别没变,但差的就是证法委书籍这个常委头衔,
这关系到退休后能否更进一步。
没能如愿已经够难受了,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另一件事——
就在他渴望这个职位的时候,祁同伟却像扔掉破鞋一样甩开了这个机会。
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心里五味杂陈。
同样是人,自己还比祁同伟高半级,可在这一局里,输得太彻底了,太难堪了。
而这一次,他们等待迎接的人。
正是刚刚上任、主管证法工作的副省掌——祁同伟。
可笑吗?一个资历更深的老副省掌,在这里等着迎接一个后起之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