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不能挑明,可事情又不得不做。
偏偏自己现在人在边境,这个担子不落他头上还能落谁头上?道理就这么简单,其中的深意,丁晓看不透,难道他还看不出来?
哪是什么清剿?根本就是要抓人。
就这么回事,其他的说辞,不过都是掩人耳目的铺垫罢了。
此刻祁同伟才真正明白,自己被调来的真正用意。
看着一脸轻松的丁晓,祁同伟沉声说道:
“丁将军,这事恐怕没表面那么简单。
要是真为了清剿,当地部队就能办。
武警总队就在那儿,轮也轮不到你亲自过来。
而且——还让我这个汉东的人来当总指挥,这本身就透着蹊跷。
我建议,咱们还是多留个心眼,准备充分些。”
丁晓听了,眼神微微一滞,下意识地看了祁同伟一眼。
见对方神色凝重,他忽然想起申请任务那天,总队长欲言又止的样子。
当时他还以为是上级对他有成见,心里憋着一股不服气。
现在回头想想,恐怕不是那么回事。
一切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他虽是军人出身,但能坐到今天的位置,政治上的敏感度并不低。
只是这次,他更在意的是军功和表现,忽略了背后的门道。
直到祁同伟点破,他才猛然惊觉——
原来每一步都有讲究,背后藏着东西,只是他之前没看清楚。
此时他再看向祁同伟的目光,早已没了最初的轻慢。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行动,稍有差池,影响的不只是眼前的任务,更是自己的前程。
一旦只顾完成命令而忽略深层意图,将来在系统里恐怕寸步难行。
丁晓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语气也变了:
“祁总指挥,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您放心,只要您拿主意,我一定照办。这个时候,我不看命令,只听您的。您才是这次行动的主心骨,我们全都跟着您走。”
祁同伟一听,脸上顿时一苦。
这个丁晓,果然不好对付。
一句话就把责任全推到了他身上。
这招太常见了——成果归集体,出事有“一把手”。
他一个副总指挥,上面顶着总指挥的名头,出了事自然由他兜底。
眼下这局面,祁同伟就是第一责任人,跳都跳不掉。
他忍不住苦笑一声:“老丁啊,丁将军,
你这样可不太厚道。
咱们是搭档,不是上下级推责的工具。
这事儿要真出了岔子,你能脱得了干系?
别想得太轻松。”
丁晓听完,反倒笑了起来,神情坦然。
在他看来,这本就是军中常态。
利益面前,先自保才是常理。
就算在部队,也逃不开这套规则。
国内办事,大抵如此,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他还是补了一句:“祁总,您别误会。
我们眼界确实不如您宽,这是实话。
要不是您点醒,我可能一头扎进去,啥都不懂就干上了。
这时候,我心里是真感激。
您定方向,我来执行细节,咱们配合好,对谁都稳妥。
您看,这样行不行?”
这话一出,祁同伟心里才算踏实了些。
丁晓肯这么说,说明他心里还有分寸,不是那种只会甩锅、不顾大局的人。
这一点很关键。
只要内部不乱,不背后捅刀子,再深的坑也能趟过去。
他正了正身子,神情肃然,缓缓开口:
“我来这儿,是因为一起命案。
九个泰**方通缉的嫌犯,逃进了缅北。
我的任务,是把他们活着带回去受审。
但这一次,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顺势把缅北那四大家族一并拿下。
这才是重点。
只要把这几个人控制住,不管上头后续怎么打算,
都绕不开这个局面——因为他们,才是缅北真正的根子。”
谁都躲不过去,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大收获。
再稳妥不过了,没有什么比这更可靠的了。
祁同伟这话一出口,丁晓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说实话,这个思路他之前真没想过,但一点就通。
眼下有这么个机会,简直是天赐良机。
他的心思,远不止眼前这点事。
当初接下这任务图什么?不就是想往上再攀一步吗?
此刻作战行动中出现这样的契机,他怎会轻易放过?
现实就是这样。
听到祁同伟的安排后,他脸上立刻浮出笑容,连连应和。
可祁同伟想得更深。
突然间,他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这次行动,没有任何外部力量配合。
单靠他们这一支队伍孤军深入,背后空无一人,这事就值得琢磨了。
万一到最后没人认账,他们俩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在国际博弈里,收拾一两个“越界”的官员,根本不需要理由。
这种隐患绝不能留。
想到这儿,祁同伟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