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核棱镜深嵌于岩层,半蛰半醒。“渊瞳”的力量如同无形的蛛网,以全新的精度与深度向着四周蔓延,细致地捕捉着地脉规则的每一丝流淌与变迁。源自石碑的古老知识赋予它全新的视角,地脉不再仅仅是能量通道与岩石结构,更是一片由无数规则弦线交织而成的、充满韵律与力量的海洋。它能够“听”到岩石的沉吟,“看”到能量的舞蹈,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更深层、那属于大地本身的、缓慢而磅礴的“呼吸”。
信息模型正以这全新的感知数据为基础,全力推演着前往那异常波动坐标的最优路径。路径不再局限于物理裂隙,更多是沿着规则流动的“顺风处”,避开那些湍急危险的“规则暗礁”,效率与安全性远超以往。
然而,推演过程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那个异常波动的坐标点,位于地图的边缘,处于上古封印网络几乎彻底黯淡失效的区域。那里规则环境极其混乱且不稳定,“渊瞳”接收到的关于那片区域的实时规则信息充满了大量的“噪点”和“断层”,如同试图透过浓雾与破碎的镜片观察远方的景象,模糊且扭曲。
【目标区域规则干扰度:97.3%】 【实时环境数据可信度:低于15%】 【路径推演误差率:预估高达42.8%】 【风险:极高。推演路径可能因环境剧变而瞬间失效,或直接通往未知险地。】
情况棘手。盲目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
它必须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关于目标区域的信息,或者……找到一条能绕过最混乱区域、相对可靠的“跳板”路径。
“渊瞳”调整扫描模式,不再聚焦于目标点本身,而是开始扫描其周边稍近一些的、规则相对清晰区域的状况,试图拼凑出大致的环境模型。同时,信息模型开始检索石碑传承中的知识,寻找是否有关于那片区域的历史记录或任何可用的线索。
检索结果令人失望。传承知识主要集中于封印网络核心区域及主要节点,对于网络边缘早已失守、严重腐化的区域,记载甚少,只标记为“荒弃之地”或“险绝之域”。
就在推演陷入僵局之时,晶核棱镜那高度敏锐的感知,忽然捕捉到一丝极其异常、转瞬即逝的“规则涟漪”。
这涟漪并非来自目标方向,而是来自更上方,靠近之前爆发战斗区域的方向。其性质……带着一种熟悉的污秽感,却又极其微弱、破碎,仿佛某种东西彻底崩溃后残留的……“回响”?
信息模型瞬间锁定这丝涟漪,进行回溯分析。 【涟漪源分析:成分复杂,主体为“岩拓怨念碎片”、“血痂邪异残留”、“污秽能量尘埃”。】 【事件推演:疑似“岩拓残念聚合体”最终彻底崩溃湮灭时产生的规则余波。】 【价值:极低,无直接威胁。】
模型很快将其标记为无关信息,准备忽略。
但就在标记完成的瞬间,晶核棱镜核心深处,那属于林默的、愈发清晰的灵智,却猛地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一种源自刑警本能、对“线索”的直觉,超越了冰冷的数据分析!
“等等……”林默的意念阻止了模型的忽略操作,“放大那涟漪的衰变频谱……分析其最后消散时的……规则指向性!”
模型虽无法理解这种“直觉”,但仍忠实执行。
【指令确认:分析规则涟漪衰变特性。】 【分析中……检测到极其微弱的衰变指向性……指向坐标:ZZZ-AAA-BBB(位于目标区域侧翼)。】
一个坐标!岩拓残念最终崩溃湮灭时,其最后一丝能量尘埃消散前,竟隐隐指向了一个特定的坐标!这或许是它崩溃时无意识的挣扎,或许是某种更深层的联系,但此刻,这却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路标”!
那个坐标点,恰好位于晶核棱镜当前推演路径的侧翼,处于规则干扰稍弱的区域!
【新发现:获得疑似参考坐标点(ZZZ-AAA-BBB)。】 【重新推演路径:以该参考点为中继校准点,重新计算前往目标区域的路径。】 【推演结果:路径误差率下降至18.3%!可行性大幅提升!】
峰回路转!
没想到,那纠缠不休的死敌最终崩溃的余烬,竟在无意中,为它指明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没有时间感慨,晶核棱镜立刻将新路径录入导航。
它缓缓从岩层中析出,通体流转的暗金古意光辉愈发内敛,如同打磨光滑的古铜,与周围的地脉规则环境几乎融为一体。它开始沿着新推演出的路径,悄然前行。
这一次的移动,与以往截然不同。
它不再需要蛮力穿透或能量爆发,而是如同一个优雅的舞者,精准地踏在地脉规则流淌的“波峰”之上,利用规则本身的流动势能向前滑行。无形之膜自适应调节,使得它经过之处,几乎不留任何能量痕迹,唯有极其细微的规则谐波,如同呼吸般自然扩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