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笔巨大的消耗,但许愿毫不心疼!
这些卡车,是希望的载体!是重生的依仗!
当夜,在中华门内另一片相对隐蔽的区域内!
与钢铁巨兽们相隔不远!
一百五十辆崭新的欧宝闪电卡车,如同温顺的骡马,静静地排列着!
系统配属的驾驶员们沉默地检查着车辆,加注燃油!
李小柱带着他原来的后勤骨干和部分新补充的人员,热火朝天地开始组建运输团!
划分车队,分配任务,规划可能的撤离路线和集结点。!
消息无法完全封锁,很快,军中有“准备转移”的风声传出1
但出乎意料的是,基层官兵在经历了最初的错愕后,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抵触情绪!
相反,很多老兵和军官在私下交流时,都流露出一种理解和支持!
“军座说得对,咱们在这儿死光了,鬼子只会更高兴!”
“留着有用之身,才能杀更多鬼子!”
“跟着破虏公,去哪儿都成!只要还能打鬼子!”
许愿“破虏”的威望,以及他坦诚的战略解释,起到了关键作用!
士兵们信任他!
相信他的决策是为了大局!
为了更长远的抗战!
与此同时,许愿命令参谋部,开始秘密制定详细的撤离计划!
人员优先级: 重伤员、技术兵种(尤其是坦克兵、炮兵、通讯兵)、各级指挥官骨干、以及愿意跟随撤离的士兵!
装备取舍: 尽可能带走完好的豹式坦克、重炮和技术装备,!
实在无法带走的,就统一放在仓库里,计划彻底破坏,绝不资敌!
其实,最后都被许愿在无人之时收入了系统空间!
物资紧缺,每一份装备都不能浪费,许愿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撤离路线: 研究从中华门区域向下关码头或其他可能渡江点渗透的路线!
可考虑分批次、多路线疏散,以分散日军注意力!
渡江手段: 联系(或强行征用)江边可能尚存的大小船只!
并准备再系统兑换可搭载的浮囊渡河工具!
整个独立第八军,在继续顽强抵抗日军进攻的同时,内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另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准备!
一面是誓死不退的铁血战意,一面是审时度势的战略转移!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绪,在这支特殊的部队里奇特地融合在一起!
许愿知道,未雨绸缪还是需要的!
至于,最终能否成功撤离!
取决于他们能否顶住日军最后的总攻!
取决于时机、运气!
以及……长江天堑是否留情!
他望着窗外被火光映红的夜空,喃喃自语道!
“破虏……破虏……但愿此去,真能不负此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夜色中,欧宝卡车的引擎偶尔发出低沉的轰鸣!
仿佛在回应着他的期许!
也仿佛在为这座即将沦陷的城池奏响起一曲悲壮而充满希望的尾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12 月 11 日!
南京的冬日,天空阴沉得如同浸透了死血的抹布!
寒风卷着硝烟和焦糊的气味!
刮过中华门内外这片已然化为焦土的战场!
经过连日不计代价的猛攻!
日军判断当面之敌——那个该死的独立第八军——已是强弩之末!
其防线随时都有可能会彻底崩溃!
为此,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调集了其精锐的第十六师团主力!
并且配属大量重炮和航空兵!
决心在 11 日这一天!
彻底碾碎中华门!
打开通往南京城腹地的最后一道屏障!
第十六师团,自淞沪会战以来便充当进攻尖刀,凶名昭着!
其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更是以冷酷和野心着称!
上午七时,日军的总攻在一声尖锐的炮弹呼啸中拉开序幕!
这一次的炮火准备,达到了开战以来的最高峰!
超过两百门各型火炮,将钢铁与火焰的暴雨,以近乎奢侈的方式,倾泻在独立第八军已然收缩的核心防线上!
大地在哀嚎,古老的中华门城墙在剧烈颤抖中不断剥落、坍塌!
城内依托残垣断壁构建的街垒和暗堡,成片被夷为平地!
炮火尚未完全停歇!
第十六师团的成建制的步兵联队!
在数十辆坦克(以**式中战车和九五式轻战车为主)的引导下!
便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集团冲锋!
土黄色的潮水漫过焦黑的土地!
日军的嚎叫声与坦克引擎的轰鸣混杂在一起!
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他们坚信,在这等强度的打击下,不可能再有成建制的抵抗。
然而,他们错了!
当日军先头部队逼近至破碎的城墙缺口和主要街道入口!
甚至已经能看到守军阵地上那些似乎被炮火摧毁的工事时!
地狱之门,骤然开启!
原本死寂的废墟中,突然喷吐出无数条炽热的火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