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柳是在下午离开的干校,在他离开之前,孙晚星把周爷爷带来的所有小麻花都给了她。
邹柳毫不客气的全都要了,因为她姑娘小雅真的很喜欢吃这个小麻花。上周孙晚星给她们的那一包已经被小雅吃光了。
有这个小麻花佐餐,小雅吃的饭都比之前多了许多。
喂养小孩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能吃能喝能睡这一个多星期下来,小雅不仅面色好了,身上也长了许多肉。
看起来就比之前健康了很多。
反正也差孙晚星很多人情了,正所谓债多了不愁,也不差这点儿。
邹柳走后,又陆陆续续有几个平周县的干部请假离开,因为这件事情牵扯的实在是大,他们这些干部的家人多多少少都有被牵连到。
等他们再回来干校的时候,干校的学习时间已经只剩下短短的一周。
干校的教师经过再三讨论,依旧给了他们结业证。
在拿到结业证的这一天,孙晚星这些青门县的干部在商量过后一块儿坐大巴回去。
周向阳本来说好来接他的,但临时有一个任务需要他带队去做,军命如山,他只能无奈跟孙晚星解释。
孙晚星很理解他的工作性质,就像周向阳理解她的工作一样。
从沪市回来,孙晚星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当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到各个乡镇去。查看这两个月来知青们的扫盲情况。
固然教育部那边有学习成果汇报,但孙晚星并不相信这些所谓的报告数据!
毕竟成为这些干部中的一员以后她才知道,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为了政绩好看,他们是不择手段的。
好在这一件事情聚焦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各个乡镇村庄的知青们踊跃参与其中,文盲们在村干部以及乡镇领导的高压之下也不敢像以前一样敷衍,认认真真的去学了。
其中妇女儿童的学习成果斐然。
下乡的最后一站是王庄村。
孙晚星刚刚进村就被在村口玩耍的小孩子看见了。他们一边朝孙晚星笑,一边往村里跑。
没多久村妇女队长何海燕就带着人出来了,现在的何海燕已经不只是妇女队长那么简单了,她还兼任了王庄村的大队长。
在整个山水公社她是史无前例的唯一一个女村长。
见到孙晚星她笑容满面,这两个月是何海燕成就感最足的两个月。
每天一睁眼就有数不清的事需要她去统筹,去忙活。
她不再围着灶台孩子孙子转,每天看着那一个个精美的编织品在她的社员手下成型,再让村庄里的几个半大男青年和仅剩的几个男人将这些工艺品运送出去,换成一张张的钞票和村里急需的生活物资,她的内心就像是抹了蜜一样的甜。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村里就已经积攒下了1000来块的纯利润,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等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能过个好年,肥年。
村里的种植他们也没落下,虽然男人不多,但是她们去公社里申请了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公社里的干部们也非常照顾她们村。
申请一提交上去。过不了两天大型农机就下来了。庄稼一点儿都没耽搁不说。还比别的村子早了一个星期完工。
不仅如此公社里连化肥也批给了他们,只等到庄稼适合下肥的时候去拉就行。
在拿到批条的时候,何海燕跟村里的人一样内心酸涩复杂。
村里有不少人之所以跟着王三公那么闹。就是想要点肥料,结果他们把自己闹进去了。肥料倒是反而有了着落。
孙晚星跟着何海燕在村里走了一大圈,不仅考核了妇女儿童们的学习情况,还看了她们现在的生活。
有个40来岁的妇女讲道:“以前我们不仅要干地里的活,还要干家里的活,晚上还得给男人端洗脚水。但凡做的有点不如他们的意,他们不仅要骂没准还要上手。”
“现在我们每天就干地里的活,家里的活。和公社分下来的,编制的活干完了直接就能上床睡觉。不用想着伺候这个那个的,也不会挨这个那个的骂。”
“我们觉得日子都有盼头了很多。”这名妇女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附和。
有两个在男人被抓当天哭的肝肠寸断的妇女。,现在脸上也满是笑容。
毕竟自己当家赚钱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日子,那是谁过谁知道谁过谁爽快。
“哎呦,现在的日子那是比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还要好呢,在娘家当姑娘还会挨爹妈骂,这会儿我是家里最老最大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骂我?”说这话的妇女牙缺了一颗,但笑容格外舒心神气。
那家伙被她的话逗笑了,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工坊出来以后,何海燕对孙婉欣说:“村里有几个40岁往下的妇女改嫁了。”
何海燕不觉得她们改嫁有什么不对,她觉得没有男人的日子比有男人的日子过得舒坦,也有的人会觉得家中没一个男人没依靠,日子难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