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进入第35周的王小河,身体越发沉重。
但是最近孟燕臣的行政助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极大地减轻了她的负担,让她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研究上。
与仁济合作的那个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与社区医疗设施的交叉课题,是她近半年的心血结晶。
从最初灵感的火花,到无数个深夜的数据推演、模型迭代,再到与团队反复论证、实地验证。
就像她精心孕育的另一个孩子,承载着她对城市未来的理性思考与深切关怀。
申报书提交在即,她正进行着最后的精雕细琢。
截止日期前的下午,她坐在孟燕臣办公室的沙发上,对着笔记本电脑进行最后的公式校验。
孟燕臣则在办公桌后处理文件,偶尔抬头看一眼她专注的侧影,室内一片宁静。
佳妮敲门进来,脸色惨白如纸,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期刊论文,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压抑的愤怒:“王老师,孟院长,请看看这个。《城市规划前沿》最新在线发表的,S大陈明远团队,徐峰第一作者。”
小河的心微微一沉,接过论文。
当目光扫过标题、作者,再快速浏览核心模型框架和关键数据图表时,她的指尖瞬间冰凉。
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愤怒瞬间席卷了她,不是火山爆发式的,而是如同深海的暗流,冰冷刺骨,瞬间冻结了四肢百骸。
太像了。
不是简单的思路撞车,是核心架构、数据处理的关键节点、甚至是她独创的几个小算法模块,都高度重合。
对方发表的时间点,正好卡在她申报书提交前一两天、已经没有时间修改的空档。
目的昭然若揭。
抢先发表,抢占原创性,彻底堵死她的路。
“老师!这……” 佳妮的手在发抖。
那些数据和模型框架,分明是她、老师和白杨带着团队熬了无数个日夜、实地踏勘、反复验证的心血!怎么会成了陈明远和徐峰的东西?!
王小河捧着沉重的肚子站起身来,此刻她的脸色异常平静,甚至有些冰冷。
迅速扫完文章内容,目光锐利如刀,抬头看向惊慌失措的佳妮。
她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反胃,孕晚期的身体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精神冲击立刻做出了反应。
她脸色瞬间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一只手不自觉地按在了微微发紧的腹部。
孟燕臣几乎在她脸色变化的瞬间就站了起来,无声地走到她身边,一手稳稳地扶住她的肩膀,另一只手迅速覆上她按着腹部的手背。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那份论文,又迅速回到小河脸上,声音低沉而稳定:“小河,稳住呼吸。看着我。”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定力量。
小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股冰冷的愤怒和生理不适中抽离出来。
她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底的惊涛骇浪已被一种深沉的、冰冷的锐利所取代。
“佳妮,冷静。”
小河的声音出奇地沉稳,带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迫感,“现在,立刻,做三件事:”
“第一,把你手上所有关于这个项目的原始数据记录、调研笔记、模型迭代版本包括所有修改日志、团队内部讨论记录、邮件往来,全部整理打包,加密备份,发给我一份,你自己留一份。联系所有参与过核心算法讨论的团队成员,收集他们的工作记录和见证陈述。”
“第二,找出我们去年在沪市韧性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我做主题发言的PPT、会议议程、签到表,那里面有模型核心构想的首次公开阐述。”
“第三,查清楚陈明远团队的研究是什么时候投稿的?通过什么渠道拿到的?”小河的眼神冰冷,“回忆一下,你的数据,有没有在非团队可控的环境下被接触过?尤其是徐峰。”
最后两个字,像冰锥一样刺进佳妮的心脏。
她猛地想起咖啡厅里徐峰那阴鸷的眼神,想起他最近总是不经意地问起项目进展和模型细节,想起他电脑里那个加密文件夹。
一个可怕的念头让她浑身发冷,几乎站立不住。
“老师,我怀疑就是徐峰……” 佳妮的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颤抖,“他之前问过很多细节,还看过我的电脑……”
“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
小河打断她,但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紧迫,“立刻按我说的去做,收集一切能证明我们原创性的证据。不要声张,立刻去办。”
“明白!老师!”
佳妮看到老师瞬间恢复的冷静和有条不紊的指令,被小河的镇定感染,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和眩晕感,立刻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
小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拿起手机,准备联系学院和律师,手指却在拨号键上顿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强烈的、前所未有的、如同撕裂般的剧痛猛地从她下腹传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