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书房的灯光再次亮起,但气氛已截然不同。
孟燕臣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得像是在处理一份重要的病历,而小河则舒适地靠在沙发上,一边揉着自己依旧酸胀的腰,一边清晰流畅地口述着最后的分析结论。
孟燕臣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偶尔会停下来,用他那医生特有的严谨语气问:“这个转折词用因此还是综上所述更准确?”
或者,“这个数据需要再标注一下来源吗?”
窗外夜色深沉,窗内灯火温暖,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偶尔的低语,交织成一段独特而甜蜜的乐章。
孟燕臣用他独特的方式,再次证明,他不仅是她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她人生路上最坚实可靠的队友,无论她翱翔在哪个领域。
……
京市,T大规划系,吴院士的六十寿辰兼荣休庆典在即。
这位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是王小河与白杨在T大时共同的硕士导师,是整个师门的灵魂人物。
师门上下精心策划了一场隆重的聚会,作为远在海外的吴院士心头肉,白杨也决定回国参加。
消息传到沪市。
王小河捧着八个月多的肚子,眼神里满是向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
京市,承载了她太多青春的记忆,吴老师更是她学术道路上的引路明灯。
可眼下这身体沉重得吓人,腹部体积达到顶峰,像一个撑到极限的气球,紧紧地抵在肋骨下缘。
她现在起身、坐下、翻身都需要借力或帮助,弯腰更是几乎不可能,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动作迟缓。
每次产检,医生都说胎儿体重增加过快。
这样的身体条件,就算孟燕臣同意放她去,她也不敢独自挑战长途跋涉。
“小河,我定了从沪市入境的机票,” 白杨的视频电话适时打来,阳光的笑容带着关切,“正好接上你,咱们一起飞京市!路上有个照应,我也放心,免得你一个人挺着肚子折腾了。”
小河眼睛一亮,这提议很贴心。
她刚想答应,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就按在了她握着手机的手上。
孟燕臣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不必麻烦你了,白杨。”
孟燕臣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地传到白杨那头,“小河现在的情况,长途飞行需要更专业的看护。我已经调整好了排班,空出两天时间,亲自陪她去一趟。”
白杨在屏幕那头愣了一下,随即了然一笑:“哦?孟大哥这是不放心我啊?行行行,有您这位产科圣手亲自护航,那我可就省心了,机票我就改成直接回京的了!”
他爽快地应下,言语间是熟悉的调侃。
小河仰头看向孟燕臣,他低头在她额角印下一吻,眼神温柔却坚定:“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只有我在身边,我才安心。”
他因为清楚孕晚期的风险,所以无法容忍将她的安危假手他人,即便是白杨。
尤其是白杨。
出发的日子到了。沪市机场,头等舱休息室。
孟燕臣一手推着轻便的行李箱,另一只手始终稳稳地托着小河的后腰。
王小河穿着为长途旅行特别准备的孕妇托腹带,下身是深灰色针织裹身一步裙,上身浅灰色针织开衫,披着一件黑色短外套。
孕33周的肚子让她步履缓慢而沉重。她努力调整着呼吸,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每一次挪动,都伴随着腰背的酸痛和腹部的紧绷感。
轻微的水肿的双脚塞在柔软舒适的平底豆豆鞋里。
“累不累?要不要再坐会儿?” 孟燕臣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声音低沉而关切。
他提前办理好了所有手续,选定了最宽敞、靠过道的位置,方便小河起身去卫生间,还准备了腰枕、颈枕和厚厚的软垫。
“还好,走吧。” 小河深吸一口气,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她不想耽误时间。
过安检时,孟燕臣提前出示了自己从医院开具的孕晚期适航证明,并温和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工作人员快速引导他们走了特别通道。
孟燕臣全程小心翼翼地护着小河,避开人群,帮她脱外套、拿随身物品,动作轻柔而熟练。
终于坐进了头等舱宽大的座椅。
孟燕臣立刻将腰枕垫在小河后腰,调整好颈枕的高度,又拿出薄毯轻轻盖在她腿上。
空乘人员送来温水和特制的孕妇餐单,孟燕臣仔细询问了餐食成分,确认无误后才替小河点好。
“感觉怎么样?肚子紧不紧?” 孟燕臣侧身低声问,温热的手掌习惯性地覆上她高耸的腹壁,感受着里面的动静。
“有点发紧……腰也很酸。” 小河诚实地说,微微调整了下坐姿,试图找到一个更舒服的角度。
浑圆的肚子顶在前面,让她感觉呼吸都有些受限。
孟燕臣立刻帮她将座椅角度调整到最舒适的后仰位,又拿过软垫小心地垫在她脚下,缓解水肿带来的不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