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燕臣的停职和网络铺天盖地的污名化,如同沉重的阴霾,压在那些了解真相的医护人员心头。
愤怒和委屈在沉默中酝酿,最终化作了行动。
首先是朋友圈的无声反击。
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指名道姓的谩骂。那位被保护的小刘医生,默默更换了朋友圈封面。
她发了一张今年医院年度大比武活动的合影,位于照片中心的孟燕臣穿着便服,正俯身耐心地指导一位年轻医生操作心肺复苏模型,神情专注温和。
配文只有两个字:致敬。
很快,这条状态被无数同事默默点赞、转发。
接着,科室群里的开展了一场科普活动。
产科的内部工作群里,李锐转发了一条关于正当防卫法律界定的权威科普文章,并@了所有人:
“遇到危及医护人员和患者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如何合法有效地制止?学习一下,有备无患。”
下面立刻跟了一串收到、学习、感谢分享。
接下来是匿名论坛的爆料。
在某个本地匿名生活论坛上,一个叫仁济嫡牛马的ID,发布了一条长帖。
帖子没有直接提孟燕臣的名字,而是详细描述了当天产科候诊区的混乱场景:失控的患者家属、被威胁的小护士、挺身而出保护同事的管理者、以及危急关头对孕妇的保护。
文字冷静客观,细节详实,最后引用了关于正当防卫的法条。
帖子迅速被顶起,评论区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原来是这样?”
“我就说肯定有内情!”
“保护孕妇和孩子,天经地义!”
最后是线下的闲聊。
在食堂、在更衣室、甚至在电梯里,医护人员之间关于那天的事的低声议论,风向也悄然转变。
“那男的活该!”
“孟院那一脚真是干净利落,位置太准了,不愧是外科出身的。”
“换我我也踹!保护老婆孩子还有错?”
带着情绪但立场鲜明的私语,像细小的溪流,在院墙之内无声地汇聚着支持的力量。
这些自发的、分散的举动,虽然无法立刻逆转网络上的滔天巨浪,却像星星点点的火种,在医院内部和部分本地圈层里,顽强地燃烧着,为真相辟出一小片空间,也为孟燕臣筑起了一道无声的支持墙。
几天后,一个阴沉的午后。
孟燕臣正在康复中心,由治疗师小心地训练他右手的精细动作。
手机震动,是保卫科的电话,语气有些无奈:“孟院,那个……张某的妻子,就是那天闹事那个人的老婆,找到科里来了,哭哭啼啼的,非要见您,说想当面道歉求情。”
孟燕臣眉头微蹙,声音冷淡:“我不方便。让她回去。该走的法律程序走完就是。”
“她不肯走啊!说见不到您,就跪在医院门口。”
负责人声音里透着为难,“影响不太好……”
孟燕臣沉默片刻,“知道了。让她去行政楼旁边的小会客室等我十分钟。”
他结束复健,整理好仪容,走向那间偏僻的小会客室。
推开门,一股廉价脂粉和泪水混合的酸涩气味扑面而来。
张某的妻子,那个年轻女人,正局促不安地坐在沙发边缘,听到开门声,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猛地弹起来。
她比上次见面更加憔悴,眼窝深陷,蜡黄的脸上挂着未干的泪痕,手指神经质地绞着衣角。
“孟、孟院长……”她声音嘶哑,带着哭腔,身体微微发抖,“对不起啊!真的对不起!是我男人混蛋!他不是人!他该死!”
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着道歉,作势要跪下。
“站好说话。”孟燕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硬,阻止了她的动作。
他走到她对面的沙发坐下,与她保持着距离,没有让她坐下的意思。姿态疏离而公事公办。
女人被他冰冷的气势慑住,僵在原地,眼泪流得更凶:“孟院长,求求您!求求您高抬贵手,原谅他吧!他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他要是真被关进去,留下案底,我和孩子,我们娘俩以后可怎么活啊!孩子还那么小……”
她泣不成声,卑微的绝望弥漫在整个房间。
孟燕臣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看着她被生活摧残得麻木又恐惧的脸。
同情吗?
或许有一丝。
但更多的是对愚昧和依附的漠然。
“他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孟燕臣开口,声音平稳无波,没有任何情绪起伏,“是否起诉,是否追究法律责任,是检察机关基于事实和法律的决定。我们作为受害者一方,能做的是配合调查,陈述事实。至于是否原谅……”
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看向女人,“原谅与否,改变不了他违法的事实和应受的惩罚。”
女人的脸色瞬间灰败下去,像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
“不过,”孟燕臣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冷淡,“作为个人,以及考虑到对医院声誉造成的恶劣影响,我可以向警方和检方表明,我们接受调解,不提出额外的、超出法律规定的民事赔偿诉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