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流言一旦找到了适宜的土壤,其滋生的速度远超任何人的想象。不过一两日的光景,净云门内的空气仿佛彻底变了味道。
李婉晴依旧每日洒扫,但她的感知如同最精细的蛛网,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微妙的变化。弟子们交头接耳时眼神闪烁,原本公开的抱怨变成了压低嗓音的窃窃私语。谈论的核心,不知不觉从对刺客的恐惧、对加强巡逻的抱怨,转向了对戒律堂吴长老及其派系的各种“分析”与“猜测”。
“听说了吗?昨天执法堂确实传唤了吴长老门下的张师兄问话……”
“后山库房的守卫轮换,好像真的有点问题……”
“我就觉得奇怪,婚宴那天,吴长老的脸色一直不太好看……”
李婉晴散布的那些半真半假、引导性极强的“线索”,被不同的人反复咀嚼、加工、传播,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细节愈发“丰满”,逻辑链在口耳相传中竟被自行补全,变得似乎无懈可击。猜忌的链条一旦形成,便开始自发地缠绕、收紧。原本只是底层弟子间的私语,渐渐也传入了中阶弟子乃至一些低级执事的耳中。
净云门内部的气氛,从婚宴后的紧张戒备,悄然转向了一种更深沉、更粘稠的疑云重重。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分属不同长老派系的弟子之间,原本还算融洽的关系,此刻也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隔阂与审视。
李婉晴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现在,需要一阵风,一场能让这火焰彻底吞噬目标的“东风”。
她需要一件“证据”。一件能将这些虚无缥缈的流言,瞬间钉死的“铁证”。
深夜,万籁俱寂。李婉晴并未入睡,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居所,如同融入了夜色的一片影子,来到了与苏小柔约定的地点——药圃附近一处废弃的杂物房。
苏小柔已经等在那里,脸色在朦胧的月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挣扎。她面前摊开着一块粗布,上面放着几样东西:一小块从婚宴刺杀现场附近(由林洛书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拾取的、沾染了微弱异种气息的刺客衣物碎片;一些苏小柔辨认出的、带有阴寒特性且非净云门常用的草药残渣;以及几块常见的、但属于吴长老管辖区域内矿脉特有的青磷石碎末。
“婉晴姐,你要的东西……”苏小柔的声音很轻,带着犹豫,“这样……真的可以吗?”
李婉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目光冷静地扫过那些材料。智力24的头脑飞速运转,结合林洛书提供的关于吴长老派系内部信物样式、以及那异种气息残留特性的描述,一个伪造方案已然成型。
“小柔,我需要你帮我,将这股阴寒气息,用你的方法,尽可能地附着混合到青磷石粉末和这些草药残渣里,模拟出长期接触后残留的效果。”李婉晴的声音平稳,不带丝毫波澜,“然后,将它们压嵌到这块衣料碎片的断裂处,做成仿佛是激烈交手时,从对方身上刮擦下来,并沾染了对方功法和随身物品痕迹的样子。”
她看向苏小柔,感知20让她清晰地捕捉到了对方内心的不安。“我们不是在陷害无辜,”李婉晴补充道,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是在逼出真正的凶手。吴长老或许并非主谋,但他的派系,很可能被利用,或者本身就存在我们需要揭开的秘密。这是打破僵局最快,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否则,李青月撑不了多久,我们所有人的任务都可能失败。”
苏小柔抿了抿嘴唇,看着李婉晴那双在暗夜中依然清亮的眸子。她想起李青月被囚禁的处境,想起团队停滞不前的困境,最终,轻轻点了点头。她蹲下身,开始小心翼翼地操作起来,利用她对草药性质的深刻理解,尝试进行李婉晴要求的“伪造”。她的动作有些生涩,但足够专注。
【苏小柔:协助进行证据伪造(材料处理)。贡献度 15。(评价:技术性支持,心态复杂)】
不久,一枚看起来颇为“逼真”的玉佩“残片”诞生了。它带着吴长老派系标记的边角,镶嵌着混合了异种气息的青磷石和草药残渣,断裂处还黏连着那片刺客衣物碎片,整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搏斗中崩碎、并沾染了对方气息的证物。
李婉晴仔细检查了一番,点了点头。“可以了。”她将“残片”小心收起。
下一步,就是让这枚“证据”“偶然”地出现在它该出现的地方。
第二天午后,赵乾按照李婉晴的指示,再次“例行”巡查至靠近吴长老弟子们经常活动的演武场西侧林地区域。这一次,他并非去挑起冲突,而是扮演一个“敏锐的发现者”。
他看似随意地巡视着,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地面、草丛。在一条小径的拐角,一处不易察觉的灌木丛根部,他“发现”了那枚半掩在泥土中的玉佩“残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