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六。
努尔哈赤在镇武堡收到不可置信的消息,大凌河堡、闾阳、松锦、义州等地百姓连夜向西撤退。
他也看到不可置信的画面。
辽西浓烟滚滚,风往这边吹,好似所有兵堡在燃烧。
代善和阿敏在十三山遇到四千兵马立阵,犹豫是否追杀,派兵回来请示。
努尔哈赤骑马向西三十里,浓烟更清晰了。
他给糊涂了,何和礼也糊涂了。
明官第一责任,就是守土,未战先退,十死无生。
看看辽阳的袁应泰和张铨,所有人跑了,两人也不跑。
这还有上百里呢,不可能被吓跑。
下令代善和阿敏小心被伏击,继续查探,又下令黄台吉靠向广宁,莽古尔泰留守镇武和西平,确保退路。
这一天,努尔哈赤就在不可置信中度过了。
他倒要看看,明军这‘狼烟’能烧多久。
晚上又收到岳托的消息,卫时觉果然进入辽河西岸。
哈哈大笑一声。
忐忑不安休息。
迷迷糊糊中,耳边一声炸响。
“大汗,孙得功占据广宁,王化贞溃逃,俘虏全城三万口,请大汗移驾。”
努尔哈赤看着惊喜的何和礼,老头换口气,又讪讪道,“大汗,广宁仓有三千石糙米,三千石麦麸,粮仓里面全是砂石。”
“好啊,孙得功可堪大用,狗贼王化贞,骗天骗地,不得好死,大军移驻广宁。”
努尔哈赤也被激动搞混乱了,带着中军向北。
与黄台吉汇合后,天色已经大亮。
正月二十七巳时,努尔哈赤来到梦寐以求的广宁。
孙得功带着降卒在东三里望昌冈,设鼓乐,执旗张盖,迎努尔哈赤入驻巡抚署,士民皆夹道俯伏呼万岁。
努尔哈赤得知王化贞已离开两日,扫了一眼闾山,没任何兴趣。
百姓的神色让努尔哈赤很开心,他们又惶恐又期待,又胆怯又放松,绝对没有敌意。
好啊,太好了。
这才是明官,卫时觉是个另类,改变不了大势。
努尔哈赤沉浸在百姓的欢迎中,拍拍孙得功肩膀,“得功堪为社稷之臣。”
“微臣惶恐,天恩亲临,百姓自迎,广宁军民期盼许久。”
努尔哈赤很满意,在百姓欢迎和虏兵护送下,志得意满到巡抚衙门。
刚到大厅,北面就传来马蹄轰隆声。
几人略显疑惑后大惊,留下五千人保护努尔哈赤,一万人出城迎战。
虏兵还没摆好阵型,就劈头盖脸迎来一阵箭雨,立刻奔马还击。
费英东以为黄台吉会撤,黄台吉以为费英东会撤。
两人换了一个位置,交手三回合。
各有两千伤亡。
城内的努尔哈赤这才反应过来,让降卒滚下城墙。
费英东看到城头的八旗虏兵,确定广宁易主,这才退走。
接下来努尔哈赤就在震惊与庆幸、愤怒与满意之中度过。
视线转向山海关。
正月二十六,王象乾就在城头。
观众有很多,辽西使团五十人,还有一队禁卫。
东边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人头,辽西到处是黑烟滚滚。
与别的流民不同,百姓神色之间有慌张,但不多。
更多的是麻木、冰冷。
还有一股厌恶。
对关城、对官员、对天地的厌恶。
气氛让城头将官鸦雀无声,周围的边军感同身受,全是悲凉。
王象乾并没有立刻放人进关,派人下去清点了一次,一直在呆呆的看着灰暗的天空。
正月二十七,熊廷弼骑马来到城下,“王公,本官带辽西百姓避祸。”
王象乾深吸几口气,用尽力气,说了一句话,“熊经略,天子不忍抛弃万民。”
熊廷弼,“王公恕罪,除广宁右屯,百姓无恙,粮草尽毁。”
王象乾挥手,让属官出城,借熊廷弼的马向东,再次清点。
一个时辰后,东边来了一千骑兵,白杆兵和王化贞也来了,祖大寿不愿入关,带辽西本地将官退守觉华岛。
清点人数的属官回来上城,对王象乾躬身,“王公,山海关到前屯,大约六十万。”
王象乾胸膛鼓起,又突然一泄,颓废摆手,“开门,请辽西父老到一片石,不得打骂,不得圈禁。”【老头的行为,还是实录记载,三次清点人数,隔一天才开门】
山海关回字型四门同时打开,百姓蜂拥而入。
王象乾了望一眼辽西大山,十分颓败,“刘总督,等待朝廷诏令吧,老夫该回家了。可惜啊,大明朝还多搭了一个忠良贤将。”
刘策立刻躬身,“王公放心,山海暂时有百姓吃食,熬到开春问题不大。”
王象乾冷哼一声,“用不着,节约点等新经略出关吧,陛下会收留百姓,皇庄已经准备好了。”【半个月后,天启下旨,皇庄、永平府、三屯营、昌平、天津卫、东关(通州、漷县、香河、宝坻)各安流民‘万户’,皇庄和天津卫就是武勋的任务,前后大约接走三十万,剩下的人又回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