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下邳城的州牧府邸内,地暖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府邸正堂的梁柱上雕刻着盘龙纹饰,
堂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九州舆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墨迹标注着各路诸侯的势力范围——淮南与徐州之地被朱红圈出,正是嬴政如今的根基。
嬴政身着玄色龙纹锦袍,腰束玉带,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冷峻,目光扫过堂下诸人时,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堂下两侧,文武分列。左侧武将一列,王翦身披银甲,手按剑柄,鬓边虽有霜白,却依旧精神矍铄;
蒙恬、蒙骜、蒙武三位蒙氏将领并肩而立,甲胄上的铜扣泛着冷光,尽显将门风范;力牧身材魁梧,腰间挎着一柄阔背大刀,刀柄上的兽首装饰狰狞可怖;
韩擒虎则一身黑袍,双手抱胸,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人心。右侧文官一列,李斯手持玉圭,面色沉静;吕不韦身着锦袍,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商鞅一身素色长衫,
目光严肃,似在思索着什么;而谋士之列中,司马懿轻摇羽扇,眼神深邃;韦温、周群、徐阶、赢疾、徐庶、蓝毒兽、张宾等人或坐或立,皆目光专注地望着主位上的嬴政。
此外,堂下还站着几位特殊的人物——管宁、向朗、程昱、苏秦。他们曾是曹操麾下的臣子,在兖州城破、曹操**后,辗转投奔了嬴政,此刻虽面带风尘,却依旧保持着士人的风骨,静静听着堂中议事。
堂角的阴影处,高力士身着黑色劲装,身形挺拔,他是嬴政情报组织的统领,此刻正垂手侍立,等待着随时传递最新的情报。
嬴政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案上放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军报,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传遍整个大堂:“探马来报,兖州已破,曹操**于濮阳城头,麾下残部或降或散,兖州之地,已尽数落入杨滔手中。”
话音落下,堂中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程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他曾在曹操麾下效力多年,如今旧主亡故,心中难免感慨。
管宁、向朗、苏秦三人也面色凝重,他们深知曹操的雄才大略,连曹操都败于杨滔之手,足以见得杨滔势力的可怕。
嬴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如今杨滔已吞并并州、西凉、关中、豫州、兖州、汉中、南阳、西川八地,麾下疆域辽阔,兵马强盛,已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放眼天下,能与之抗衡的,
唯有拥有冀州、幽州、青州及鲜卑六城的刘备,以及占据江东、荆南四郡、江夏、南郡、交州的朱元璋。我等坐拥淮南、徐州,虽有根基,
却夹在三方势力之间,处境微妙。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接下来我等该如何应对,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全自身,进而谋取天下。”
嬴政话音刚落,王翦便率先出列,躬身说道:“主公,杨滔势力虽强,却也并非无懈可击。其刚刚吞并兖州,麾下兵马虽多,但新降之地民心未附,将士疲惫,正是其破绽所在。
依末将之见,我军当趁此时机,整顿兵马,加固徐州、淮南的防御,同时遣轻骑袭扰杨滔的边境,掠夺其粮草,削弱其国力。待其内部出现动荡,再寻机与其决战。”
蒙恬上前一步,附和道:“王将军所言极是。杨滔麾下虽有不少猛将,但我军亦有王将军、韩将军、力牧将军等百战之将,更有蒙氏一族的铁骑。
只要我军加强防御,坚守不出,杨滔若来攻,必能让其付出惨重代价。此外,徐州地处江淮之间,水运便利,粮草充足,足以支撑长期对峙。”
韩擒虎却摇了摇头,说道:“坚守固然可行,但却太过被动。杨滔如今势大,若其先吞并刘备或朱元璋,再转过头来对付我军,届时我军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地。
依末将之见,不如主动出击,与刘备或朱元璋结盟,共同对抗杨滔。三方之中,刘备占据北方,与杨滔接壤最多,冲突最烈;
朱元璋占据江东,与杨滔隔着长江,暂时无太大威胁。我军可先遣使前往冀州,与刘备商议结盟之事,共同出兵夹击杨滔,瓜分其疆域。”
“结盟之事,需谨慎行事。”司马懿放下羽扇,缓缓开口,“刘备素有大志,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更有诸葛亮、庞统等谋士,其势力亦不容小觑。
若与刘备结盟,固然能牵制杨滔,但也需提防刘备借结盟之机吞并我军。此外,刘备与杨滔之间素有恩怨,我军遣使前往,只需晓以利害,
刘备未必不会答应结盟。但结盟之后,如何划分利益,如何协调两军行动,这些都需提前商议妥当,以免日后反目成仇。”
韦温点头道:“司马先生所言甚是。结盟的关键在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我军可向刘备提出,由刘备出兵攻打杨滔的冀州边境,牵制杨滔的北方兵力;
我军则出兵攻打杨滔的豫州、兖州边境,牵制其南方兵力。待击败杨滔后,豫州、兖州归我军,并州、西凉归刘备。如此一来,刘备既能报昔日之仇,又能扩大疆域,必然会心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