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汉江流域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旷野,朱元璋亲率的三十三万大军已在襄阳城外一百五十里处扎下连绵营寨,
营盘从汉江岸边一直延伸至丘陵地带,黑旗上的“朱”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此时的朱元璋已占据江东、交州、荆南四郡及江夏、南郡等地,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此次倾巢而出剑指襄阳,正是要撕开杨滔势力的荆襄防线——这位占据并州、西凉、豫州、关中、南阳、荆州、西川、汉中的强敌,早已将襄阳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军事重镇,
主营大帐内,朱元璋身着玄色龙纹锦袍,端坐于帅椅之上,目光扫过帐下诸人。徐达身披亮银鳞甲,手持舆图率先开口:“主公,襄阳城背靠岘山,前临汉江,
城墙高逾三丈,护城河宽达五丈,杨滔在此经营五年,城中不仅有二十五万守军,更有十万水军依托汉江布防,
由郑和、杨正武统领,粮草可支撑三年有余,硬攻绝非上策。”孙武手持青铜剑,补充道:“李牧为帅、谢安为副,此二人皆是攻守兼备的名将,
周辉、于谦、杜预三位军师深谙防御之道,蒯良治理荆州多年,根基稳固,我军需先破其外围,断其援军,再图攻城。”
帐下诸将皆凝神细听。郭子仪一身铠甲,腰悬长刀,作为朱元璋义子,他神色肃穆;苏烈手握长枪,目光锐利如鹰;
朱棣身披玄甲,手按腰间佩剑,眼神中透着一股桀骜;水军都督韩世忠立于右侧,身后周瑜、陆逊、朱八戒、张定边四位水军将领依次排开,
韩世忠沉声道:“某麾下八万水军已在汉江下游列阵,郑和的十万水军虽战船更多,但若能引诱其出江决战,某有把握将其击溃。”
周不疑上前一步,手指舆图上的襄阳外围据点:“军师所言极是。襄阳外围有三处关键据点:
一是岘山脚下的偃城,由雷梦杀领兵三万驻守,可牵制我军侧翼;
二是汉江畔的樊城,由路法率五万大军镇守,与襄阳城隔江呼应,互为犄角;
三是城南的新野城,由薛刚领兵四万驻守,负责粮草转运。若能拿下此三地,襄阳便成孤城。”
姚广孝抚须点头:“可分兵三路,
一路攻偃城,一路取樊城,
一路围新野,同时以水军牵制汉江敌军,待外围肃清,再集中兵力攻打襄阳。”
朱元璋颔首,朗声道:“就依诸位之计!徐达、孙武为三军主帅,总领全局;郭子仪、苏烈、玄天邪帝、袁彬、陆压、澹台誉领兵八万攻偃城;
朱棣、黄飞虎、黄天化、黄天祥、张子枫、银河领兵十万取樊城;韩世忠率八万水军,周瑜、陆逊为副,朱八戒、张定边为先锋,迎战郑和水军;
姬潘、盖欧卡、薛盛、贾代善、于皋、龙影、旱魃、玄冥、常糖、黄涛、张华领兵十五万,由邓禹、文种、虞允文、郦食其、黄石公辅佐,围困新野,切断襄阳粮道!三日后,各路人马同时进发!”
众将齐声领命,帐内甲胄碰撞之声不绝。黄飞虎轻抚胯下五彩神牛的鬃毛,手中长槊泛着冷光;
陆压背上的弑神枪与腰间的斩仙飞刀相得益彰,眼神锐利;张子枫翻身上滴血踏雪驹,紫金玄凤枪在手中一转,枪尖划过空气发出轻啸;
盖欧卡手持海神波龙戟,戟身雕刻的龙纹栩栩如生;贾代善跨上赛风追魂马,掌中龙尾凤雀斧挥动间带起风声;黄涛取下龙虎黄金弓,试了试弓弦张力,箭囊中的箭矢排列整齐。
三日后,三路大军同时行动。郭子仪率领的偃城攻城军率先抵达城下,雷梦杀早已率三万守军严阵以待。
城头上,雷梦杀身披黑甲,手持长刀,高声喝道:“郭子仪,尔等逆天而行,今日某便让你葬身偃城之下!”
郭子仪勒马而出,朗声道:“雷将军,杨滔割据一方,残害百姓,我主朱元璋顺应天命,尔若献城投降,某可保你性命!”
雷梦杀怒喝一声,挥手示意,城头上箭如雨下,同时数百名士兵推着滚石、擂木从城头抛下。
苏烈挺枪催马,率领一队长枪兵冲锋在前,枪尖舞动间将箭矢拨开,玄天邪帝手持长刀,刀刃泛着乌光,率军从侧翼迂回,
袁彬紧随其后,双刀挥舞,斩杀数名冲上来的守军。陆压取下斩仙飞刀,瞄准城头一名校尉,飞刀脱手而出,正中校尉咽喉,校尉应声倒地,城头上的守军顿时乱了阵脚。
雷梦杀见状,提刀打开城门,拍马冲了出来,大喝:“某来会你!”澹台誉挺枪迎上,枪尖如毒蛇吐信,直刺雷梦杀胸口。
雷梦杀挥刀格挡,“铛”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两人马打盘旋,刀枪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澹台誉的枪法精妙绝伦,招招致命,雷梦杀的刀法刚猛有力,却渐渐难以抵挡。大战三十余回合后,
澹台誉找准机会,一枪刺穿雷梦杀的肩膀,雷梦杀惨叫一声,想要回马,却被郭子仪挥刀斩于马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