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辉洒遍大地,整个战场仿佛被披上了一层庄严的战甲。徐达站在军营高处,俯瞰着各路人马,心中既有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期待,也有一丝隐隐的担忧。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帅旗之下,握住了那支象征着指挥权的令旗。
此时,伍云召的骑兵率先出动,马蹄声如雷,朝着交趾郡城奔腾而去。他们在城门外列开阵势,伍云召手持长枪,高声叫骂,试图激怒城中守军。城墙上的士兵见状,纷纷怒目而视,迅速向城内通报情况。
不一会儿,城门缓缓打开,帝辛率领着黄天化、黄天祥等一众猛将,带着大批士兵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伍云召见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大手一挥,骑兵们佯装惊慌失措,转身便跑。帝辛以为他们胆怯,下令全力追击,紧紧咬在伍云召的骑兵身后。
与此同时,姚广孝和黄石公派出的谋士们也开始行动。他们在敌军营地附近的酒馆、市集等场所,巧妙地与敌军士兵攀谈起来。一个谋士故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敌军士兵说道:“听说了吗?妲己娘娘为了自保,准备与城外的人勾结,出卖大家呢!”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士兵们开始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不安。
在山林中潜伏已久的南宫城昊,终于等来了敌军的粮草队伍。他看着那长长的车队缓缓进入埋伏圈,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断发出攻击信号。一时间,伏兵们从四面八方涌出,喊杀声震天。敌军粮草队伍毫无防备,瞬间陷入混乱。南宫城昊挥舞着长刀,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士兵们受到鼓舞,奋勇拼杀,誓要截断敌军的粮草补给。
陆压这边,趁着城门守卫因城外战事而放松警惕的时机,带领着伪装的商贩们顺利混入城中。他们推着推车,巧妙地避开巡逻士兵,朝着敌军军备库的方向悄然前进。
朱棣在中军大帐内,密切关注着战场上的每一处动向。他根据前方传来的情报,不断调整着各营的部署,确保整个战局都在掌控之中。郭子仪在后方,有条不紊地调配着物资,保障前线的供应。
甘宁和周泰带着夜袭小队,潜伏在预定地点,等待着夜幕降临,准备给敌军致命一击。玄天邪帝站在军营边缘,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交趾郡城,只要战局出现关键时刻,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冲入战场,给予敌人重创。朱八戒完成物资搬运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奔赴前线。
战场上,伍云召将帝辛的部队引到了预定的包围圈。只见他突然勒住缰绳,大喝一声,骑兵们迅速回身,与追击的敌军展开激烈厮杀。与此同时,埋伏在四周的士兵们也纷纷杀出,将帝辛的部队团团围住。帝辛见状,心中大惊,但他毕竟身经百战,很快便镇定下来,指挥士兵们奋力抵抗。
这场决定交州归属的大战,终于全面爆发,双方都拼尽了全力,每一个士兵的呐喊,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壮烈。
帝辛虽被包围,却毫无惧色,他挥动巨型战斧,所到之处朱元璋军队纷纷败退,黄天化与黄天祥兄弟二人也紧密配合,以一当十,三人联手暂时稳住了阵脚。伍云召见状,心中暗忖,这帝辛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劲敌。他抖擞精神,挺枪跃马,直取帝辛,两人瞬间战作一团,枪影与斧光交错,难解难分。
此时,姚广孝和黄石公散布的谣言在敌军中持续发酵。士兵们人心惶惶,彼此间的信任土崩瓦解,不少人开始犹豫是否还要为这样充满猜忌的阵营卖命。妲己听闻谣言后,怒不可遏,却也深知此刻军心已乱,难以安抚。她心急如焚,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军队士气逐渐低落。
山林中,南宫城昊的伏兵与敌军粮草护卫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敌军护卫队指挥官意识到情况危急,一边拼死抵抗,一边派出信使突围回城求援。南宫城昊见此,哪肯让其得逞,亲自策马追赶,手起刀落,将信使斩于马下,彻底断绝了敌军粮草队伍的希望。经过一番苦战,敌军粮草队伍全军覆没,南宫城昊望着堆积如山的粮草,长舒一口气,即刻命人将粮草押送回营。
陆压一行人已经悄然抵达敌军军备库。他们趁守卫交接的间隙,迅速解决掉几名守卫,潜入库内。陆压一挥手,手下众人立刻分散开来,开始对各种兵器、盔甲和攻城器械大肆破坏。他们用利斧砍断攻城车的车轴,用匕首划破装满火药的布袋,一时间,军备库内一片狼藉。
朱棣在中军大帐内,不断收到前线传来的战报。得知伍云召成功将帝辛引入包围圈,南宫城昊截断敌军粮草,陆压顺利潜入军备库后,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他深知,敌军尚未完全溃败,仍不可掉以轻心。他传令各营,务必保持紧密配合,不给敌军任何喘息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