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派出的诺亚、潘旭、白虎、玄天邪帝、甘宁、周泰、陆压等人,马不停蹄地奔赴日南郡战场。
诺亚带着他精心改良的攻城器械抵达军营。他亲自爬上爬下,指挥士兵组装那些巨大的投石车,调整投石的角度和力度,确保这些器械能发挥最大威力。他还不断叮嘱士兵,操作时务必精准,争取一举摧毁日南郡城墙上的防御工事。
潘旭到达后,迅速深入各个营帐。他召集士兵,将军中奖惩制度详细地再次宣读,强调每一条规则的重要性,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士兵当场给予表扬,激励着大家的斗志。他还穿梭在队伍之间,鼓舞士气,让原本就士气高涨的军队更加充满激情。
白虎如同下山的猛虎,咆哮着冲进山谷战场。它凭借着矫健的身姿和强大的力量,直接扑向五帝王的骚扰部队。它左冲右突,锋利的长枪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瞬间撕开敌军的防线,让常遇春和伍云召的骑兵压力骤减。常遇春见白虎如此勇猛,精神大振,大喝一声,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与白虎默契配合,把五帝王的部队打得连连后退。
玄天邪帝一脸冷峻,手持利刃,直奔孔宣而去。他二话不说,挥刀便砍,孔宣连忙举刀抵挡。两人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身搏斗。玄天邪帝的刀法狠辣凌厉,每一招都带着必杀的气势;孔宣也不甘示弱,凭借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与玄天邪帝战得难解难分,周围的士兵都被他们强大的气势所震慑。
甘宁和周泰率领着水军精锐抵达战场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山谷,而是绕到日南郡的水路一侧。甘宁手持大刀,第一个跳上岸,大声喊道:“弟兄们,随我杀!”他身先士卒,冲向敌军后方,打乱了敌军的防御部署。周泰紧随其后,他挥舞着双戟,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千钧之力,所到之处敌军纷纷避让。
陆压手持利刃,潜入日南郡城内。他避开敌军的巡逻队,悄悄来到敌军的物资存放处,开始破坏敌军的粮草和兵器。他动作敏捷,手脚并用,将存放的粮草点燃,兵器砸坏,一时间,城内火光冲天,混乱不堪。闻仲在城楼上发现城内异常,正要派人前去查看,却被徐达指挥的攻城大军牵制住,分身乏术。
徐达见援军已到,立刻调整作战策略。他命令常遇春、伍云召、南宫城昊和澹台誉加大对山谷中敌军的攻击力度,务必将孔宣等人彻底击败;又让甘宁和周泰配合攻城大军,从水陆两侧同时施压,分散敌军兵力。
日南郡城墙上,闻仲一边要应对攻城大军的猛烈攻击,一边要解决城内的混乱局面,忙得焦头烂额。帝辛和钟旭在城楼上看着战场局势急转直下,心急如焚,却一时想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山谷中,孔宣、黄天化和黄天祥在众多高手的围攻下,愈发艰难。黄天化体力渐渐不支,一个疏忽,被常遇春的长枪划伤手臂;黄天祥为了保护兄长,也陷入险境。孔宣虽竭尽全力,却也难以挽回败局。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交州的命运在这混乱与厮杀中即将迎来最终的裁决,胜利的天平开始缓缓向朱元璋的军队倾斜 。
在朱元璋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帝辛看着战场上己方军队逐渐溃败,心中满是不甘与绝望。但他深知,若继续坚守日南郡,必将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帝辛咬咬牙,做出了退回交趾郡的决定。
他立刻召集闻仲、孔宣等人,面色阴沉地说道:“我军已无力再战,即刻退往交趾郡,务必保存实力!”闻仲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形势危急,迅速领命去组织撤退事宜。孔宣拼尽全力,从玄天邪帝等人的围攻中杀出一条血路,他满脸怒容,却不得不服从命令,带着残兵往回赶。
黄天化捂着受伤的手臂,在黄天祥的搀扶下,艰难地跟着队伍撤退。黄飞虎率领着剩余的骑兵,在后方拼死掩护,身上又添了几道伤口。五帝王也灰头土脸地收拢部队,跟随大军朝着交趾郡逃窜。
一路上,帝辛的军队士气低落,狼狈不堪。而朱元璋的军队则乘胜追击,紧咬不放。徐达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指挥着大军:“将士们,莫要让敌军有喘息之机,一举拿下交趾郡!”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涨,加快了追击的步伐。
帝辛的军队好不容易退到交趾郡,闻仲顾不上休息,马上组织士兵加固城防。他安排士兵们在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强弩和投石机,又在城门处堆积了大量的巨石和沙袋,防止敌军强行攻城。同时,他还派人在城内四处搜罗粮草和兵器,准备应对长期的围困。
孔宣等人回到郡守府,个个疲惫不堪,神情沮丧。孔宣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吼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等我们缓过这口气,定要和朱元璋决一死战!”黄飞虎则强忍着伤痛,冷静地说:“当务之急是加强防守,等待陛下的援兵。交趾郡是我们最后的希望,绝不能再失守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