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军队依计而行,一支看似戒备松懈的粮草运输队缓缓朝着合浦郡前行。队伍中,士兵们懒洋洋地走着,时不时还传出几句抱怨声,活脱脱一副疏于防范的模样。费仲和崇侯虎安插在附近的眼线看到这一幕,立刻将消息传回城中。
钟旭得到情报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朱元璋军队诡计多端,可如此诱人的“肥肉”摆在眼前,又实在难以割舍。最终,他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对闻仲说道:“太师,敌军粮草队防备松弛,这或许是我们扭转局势的机会。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出城突袭,只要能成功劫下粮草,敌军必然军心大乱。”闻仲权衡再三,点头同意,命令黄飞虎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出城。
黄飞虎接到命令后,迅速调齐人马,趁着夜色悄悄出城。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沉闷地响着,黄飞虎一马当先,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当他们靠近朱元璋军队的粮草运输队时,黄飞虎大手一挥,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过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冲到粮草队前时,四周突然响起一阵喊杀声。伍云召率领着精锐骑兵从四面八方杀出,瞬间将黄飞虎的部队包围。黄飞虎心中暗叫不好,但他毫不畏惧,挥舞着手中长枪,带领士兵们奋起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土地。
与此同时,诺亚打造的投石车开始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合浦郡城墙,城墙上的士兵们急忙躲避。闻仲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的战局,眉头紧锁。他一边指挥士兵加强城防,一边派人出城支援黄飞虎。
陆压在城内也开始行动起来。他找到了敌军的火药库,施展法术引发了爆炸。瞬间,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城内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司徒长风和左阳急忙组织士兵灭火,维持秩序。
徐达见时机成熟,下令全军发起总攻。常遇春、韩世忠、陆逊等人率领着大军,呐喊着冲向合浦郡城门。城墙上的敌军拼命抵抗,箭矢、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但朱元璋的军队毫不退缩,在攻城云梯的帮助下,开始攀爬城墙。
孔宣、黄天化和黄天祥见状,率领着城内的守军冲了出来,与朱元璋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孔宣骑着五色神牛,手中利刃挥舞,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黄天化和黄天祥兄弟俩也不甘示弱,配合默契,杀得敌军节节败退。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士兵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无比。双方都拼尽了全力,为了各自的目标殊死搏斗,
在朱元璋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下,帝辛的军队渐渐力不能支。城墙上,守军虽顽强抵抗,但在投石车的持续攻击和敌军奋勇攀爬下,防线出现多处缺口。孔宣虽勇猛无敌,黄天化与黄天祥配合默契,却也难以抵挡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闻仲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战场上黄飞虎被伍云召死死缠住,城内又因陆压的破坏而混乱不堪,心知合浦郡已难以坚守。他长叹一声,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传我将令,全军且战且退,撤往郁林郡!”
钟旭迅速组织士兵断后,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孔宣听闻撤退命令,心中满是不甘,却也只能率领士兵边打边撤。他挥舞利刃,将靠近的敌军一一逼退,为己方士兵争取撤退时间。黄天化和黄天祥则守护在队伍两侧,防止敌军突袭。
黄飞虎在伍云召的包围中浴血奋战,身上已多处负伤。他听到撤退的号角声,心急如焚,爆发出全部力量,终于突出重围,带着剩余的骑兵向郁林郡方向奔去。
合浦郡城门被朱元璋的军队攻破,常遇春、韩世忠、陆逊等人率领大军如洪水般涌入城中。徐达和朱棣随后进入,看着城内一片狼藉,徐达下令:“安抚百姓,整顿军队,准备追击!”
帝辛的军队一路退往郁林郡,闻仲深知郁林郡的重要性,一到便立刻着手加强防御。他组织士兵加固城墙,在城外挖掘更深更宽的壕沟,布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同时,他还派人向帝辛紧急求援,请求增派兵力和粮草。
钟旭与孔宣、黄飞虎等人商议对策。孔宣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怒地说:“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下次定要与朱元璋军队决一死战!”黄飞虎则冷静地分析道:“郁林郡地势复杂,我们可利用周边的山林设伏。同时,加强城内防守,等待陛下援兵。”
而此时,朱元璋的军队也追到了郁林郡外。徐达望着郁林郡的城墙,对朱棣说:“帝辛军队虽退,但必然加强了防备。我们不可轻敌,需谨慎行事。”朱棣点头表示赞同:“徐帅所言极是,我们先安营扎寨,再从长计议。”
双方再次陷入对峙,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郁林郡内外,士兵们严阵以待,一场新的大战似乎随时都会爆发。鹿死谁手,依旧悬念重重,整个交州乃至天下的命运,都在等待这场战争的最终裁决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