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坐在主位,神色凝重,率先开口:“诸位,这好不容易打造出的武器,却因分配问题又起争端,大家可有良策?”周勃心急如焚,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丞相,依我看,直接再打一场,凭实力定输赢,谁赢了武器就归谁!”萧何一听,连忙摆手:“万万不可,先前才击退疾风寨,若此时内部火拼,岂不是让其他觊觎锻造之法的势力看笑话,还可能遭其趁虚而入。”
项羽那边,季布满脸怒容:“大王,罗马人这般挑事,咱们绝不能示弱,就该让他们见识下我安西铁骑的厉害!”钟离眜却冷静地分析:“大王,此时不宜动武。不如我们提出重新检验武器质量,若真如罗马士兵所言,咱们可以适当调整分配。”项羽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莫离大师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说道:“两位,老夫有个想法。咱们不如将此次打造的武器集中展示,邀请周边一些与两大帝国都交好且公正的小国代表前来评判。武器质量高低、数量分配是否合理,皆由他们说了算。如此一来,既公平公正,也能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避免两大帝国再起冲突。”
刘邦和项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犹豫。刘邦率先表态:“莫离大师所言虽有道理,但那些小国代表是否真能做到不偏不倚,我心存疑虑。”项羽也点头赞同:“不错,此事关乎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更大的纷争。”
这时,安西阵营中的范增轻抚胡须,缓缓说道:“大王,不妨如此。我们可先与罗马达成共识,在展示武器前,双方各自挑选几位精通武器品鉴的将领组成监督团,全程监督小国代表的评判过程。一旦发现有偏袒行为,即刻提出质疑并重新评判。”
罗马这边的司马穰苴也补充道:“丞相,为确保公平,我们还可以规定,在评判期间,双方都不得对小国代表施加任何压力,否则便视作自动放弃对武器的争夺权。”刘邦思索片刻后,点头道:“此计可行,既能保证评判相对公正,也能约束双方行为。”
项羽权衡一番后,也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两大帝国迅速行动起来,各自挑选出精锐的将领组成监督团,同时向周边交好的小国发出邀请。
数日后,小国代表们陆续抵达。在一片开阔的校场上,罗马和安西打造的武器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小国代表们在两大帝国监督团的注视下,开始仔细检验每一件武器。他们从武器的材质、工艺、锋利程度到整体的平衡性,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
期间,罗马的一名监督将领发现一名小国代表在检验安西武器时,停留的时间稍长,不禁心中生疑,立刻上前询问。那小国代表不慌不忙地解释,只是对安西合金的独特工艺深感好奇,想多研究一番,并无偏袒之意。在监督团的紧盯下,评判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经过一整天的评判,小国代表们最终给出了结论:双方打造的武器在质量上各有千秋,数量分配也基本合理。但为了平息双方士兵的不满,建议将部分武器重新微调分配,同时在后续的锻造中,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整体质量。
刘邦和项羽听完评判结果后,虽都还有些不甘心,但也明白这已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他们分别安抚了本国士兵,按照小国代表的建议重新分配了武器。
这场围绕锻造之法引发的争端,暂时得以平息。但刘邦和项羽都清楚,只要锻造之法的归属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两大帝国之间的矛盾就始终存在。而在他们看不到的暗处,那些没能得到锻造之法的势力,正暗中积蓄力量,谋划着新的阴谋,等待着下一次能介入这场纷争的时机,大陆的局势依旧波谲云诡,暗藏危机 。
随着武器重新分配完毕,两大帝国的军队暂时各自退回驻地。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潮仍在汹涌涌动。回到罗马帝国后,刘邦时常在丞相府内踱步沉思,锻造之法一日不归罗马,他便一日难以安心。
周勃气冲冲地走进来,说道:“丞相,就这么便宜安西那帮人了?咱们怎能咽下这口气!”刘邦停下脚步,眉头紧皱:“周勃,此事不可鲁莽。安西实力不弱,如今贸然行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从长计议,寻得万全之策。”此时,孙战进言:“丞相,我们不妨暗中培养一批顶尖工匠,深入研习这锻造之法,假以时日,定能打造出远超安西的武器。”刘邦听后,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但需绝对保密,切不可让安西有所察觉。”
在安西帝国,项羽同样在宫殿内与众人商议。季布依旧愤愤不平:“大王,罗马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早做准备。不如趁他们还未完全掌握锻造之法,先发制人!”项羽摇头道:“不可,如今贸然开战,师出无名,且先前与罗马共同对抗疾风寨时,已消耗不少兵力,此时不宜再战。”范增捋着胡须说:“大王,我们可派遣密探潜入罗马,探听他们对锻造之法的研习进度,同时加强国内防御,以防罗马突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