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城那厚重的玻璃旋转门仿佛一道无形的结界,甫一踏入旋转门,迎面而来的强劲冷气便裹挟着书本特有的油墨清香与淡淡纸张味道,瞬间将张甯和彦宸两人从盛夏的酷热中解救出来。与门外聒噪的蝉鸣和喧嚣的车流声相比,书城内部自成一方天地,安静得几乎能听到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和远处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刚才还被暑气蒸得有些昏沉的头脑,此刻如同被浸入冰泉,瞬间清明了不少。
“呼——活过来了!”彦宸夸张地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感受着从皮肤渗入骨髓的凉意,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我说,这空调开得真是业界良心。外面简直是火焰山,这里就是广寒宫”
一层大厅最为宽敞,入口处附近便是当前最畅销书的展示区,花花绿绿的封面堆砌成各种造型,吸引着不少读者驻足。张甯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邓小平传奇》那厚重的砖黄色封面和领导人肃穆的黑白军装照片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旁边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土黄色的封面带着一种朴实而坚韧的力量。另一侧,则是几摞封面像羽毛飘荡在蓝色海面般的薄册子——汪国真的《年轻的潮》。
“看,师父,时代潮流。”彦宸用下巴指了指汪国真的诗集,嘴角挂着一丝促狭的笑,“要不要买一本,陶冶一下你那过于‘务实’的情操?” 张甯瞥了他一眼,没接这茬,她语气平淡,目光已经开始搜寻指示牌,“财经类的书在哪边?”
“走这边,宁哥,” 彦宸似乎对这里的布局相当熟悉,或者说,他寻找目标区域的能力远胜于张甯。他领着她,绕过畅销书展台,向大厅的右侧走去。
张甯“嗯”了一声,跟在他身后。她此刻倒是收敛了方才在门口的针锋相对,一方面是确实需要他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也是被这书城浩瀚的书海和安静的氛围所感染,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声音。
他们穿过一片挂着各种地图和地球仪的区域,又经过摆放着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类书籍的书架,终于来到了标示着“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的区域。
这里的书架更高,排列也更密集,空气里似乎都带着一股更“严肃”的味道。高耸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将这一方天地隔绝得格外安静。浏览者也少了许多,大多是成年人,神情专注,步履轻缓,偶尔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书脊上的标题大多是诸如《宏观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原理》、《会计实务》之类,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有些头大。
张甯站在一排书架前,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书名,一时间有些茫然无措。这些书的封面大多设计得一本正经,颜色也以深蓝、灰色、白色为主,偶尔点缀着金色或红色的烫金字,透着一股专业而疏离的气息。她随手抽出一本《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翻开看了几页,里面充斥着各种表格、公式和她完全不认识的专业术语,看得她眼晕。
“呃……”她一边目光快速地扫视书架上的图书,一边求助似的征询彦宸,“这么多,我们从哪里开始找?我要看懂《漫步华尔街》里面的图表和……嗯,那些公司报告一样的东西。我之前试着看过,里面好多术语,什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看得我头都大了,完全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又代表什么。”
“明白!”彦宸打了个响指,像个领了军令状的将军,“要看懂这些表,就得先了解它们是怎么记账的。这就像你要读懂一本英文小说,总得先认识ABC吧?”
他走到一排标注着“会计基础”的书架前,目光快速扫过书脊。“咱们国内吧,记账方法有好几种。最简单的,像一些小单位或者个体户,可能还在用‘收付记账法’,就是只记收了多少钱,付了多少钱,简单粗暴。” 他抽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翻了翻又塞了回去,撇撇嘴,“这个对咱们没用。”
“然后呢,还有一种叫‘增减记账法’,大概就是……嗯,财产增加了记一笔,减少了记一笔。这个方法逻辑上也还行,但不够严谨,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时容易乱。” 他像个小老师一样,边说边在书架上寻找着,“现在国内企业会计准则推荐和普遍使用的是‘借贷记账法’。”
他终于抽出一本看起来比较厚实、书名带有“会计学原理”字样的书,翻开看了看目录。“喏,就是这个,‘借贷记账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
张甯蹙着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起来……有点像化学平衡公式?”
“哇,师父,你好聪明哦!我从来没有这样类比过!你简直是一语道破!”彦宸精彩艳羡地看向她,(夹杂着张甯淡漠地一句“少拍马屁,继续说…”)“这个方法能系统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和经营成果。关键在于,”他加重了语气,“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国际通用的!美国公司,包括《漫步华尔街》里提到的那些,用的肯定都是这个方法。所以,你想看懂它们的财务报表,就必须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