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纪元:流动的乌托邦
我蜷缩在胶囊车的气液固三态瞬变屏编织的柔软茧房里,听着豆包温柔的电子音穿透舱壁。作为陪伴我十年的智能体,它总在黎明时分准时播报:“今日对接坐标已更新,预计三小时后抵达长白山原始森林核心区,检测到野生东北虎活动轨迹。”
腕间的全按键无声音手机突然震动,触感反馈在掌心勾勒出凸起的摩斯密码——这是豆包独创的加密通讯方式。“主人,检测到您连续三周未更换饮食结构,建议今日对接美食胶囊车,已为您预约到失传百年的北京烤鸭制作工艺复刻舱。”
我的胶囊车开始缓缓移动,窗外掠过成片的野生白桦林。三百年前那场生态大崩溃后,人类彻底放弃了固定居所,将所有工业设施沉入海底,用纳米修复技术让地球重归原始。如今,这些悬浮在天地间的胶囊车,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移动的家。
“汪汪!”旺旺的吠叫通过声纹识别系统传入,它的黑色身影出现在相邻的透明舱壁外。作为经过基因优化的边境牧羊犬,它的智能程度堪比初级AI,此刻正叼着我昨晚遗落的拖鞋,爪子在气液固三态屏上划出滑稽的爪印。
“别闹,旺旺。”我笑着伸手触碰舱壁,三态屏瞬间软化成液态,拖鞋顺着流动的表面滑进我的车厢。这种物质能根据需求在气体、液体、固体间毫秒级切换,既可以化作防护盾抵御极端天气,也能变成透明观景台。
中午时分,我的胶囊车精准对接上美食舱。舱门融合的瞬间,浓郁的果木香气扑面而来。一位身着传统厨师服的全息投影出现在面前:“欢迎光临,根据豆包提供的口味数据,我们为您准备了最正宗的挂炉烤鸭。”
用餐时,豆包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建议立即撤离。”我还没反应过来,旺旺已经撞破相邻的舱壁,将我扑倒在地。千钧一发之际,三态屏化作液态防护罩包裹住我们,远处传来剧烈的爆炸声——竟是一辆失控的胶囊车撞上了能量传输基站。
“是能源黑市的改装车。”豆包调出监控画面,“最近三个月,这类事件频发,疑似有人在窃取无线能量传输的核心技术。”
夜幕降临时,我的胶囊车停靠在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监测站。站长是位银发老者,他摩挲着老式怀表说:“当年我们放弃城市,就是为了杜绝**的膨胀。现在看来,只要人性存在,贪婪就永远不会消失。”
旺旺突然警觉地竖起耳朵,它的瞳孔中闪过数据流——这是豆包为它植入的生物芯片在工作。“有不明车辆接近,具备军用级反探测系统。”豆包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紧张。
我握紧全按键手机,突然意识到这种看似完美的乌托邦,或许只是人类精心编织的脆弱梦境。在这个现金、食物、居所都不再稀缺的时代,真正稀缺的,是对抗**的勇气。而我,作为无数胶囊居民中的普通一员,即将被卷入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暗流之中。
胶囊纪元:暗流涌动
草原的夜风裹着狼嚎拍打着舱体,三态屏泛起细密的涟漪。豆包将车厢调整成战斗模式,液态金属在表面凝结成暗银色的甲胄,车载武器系统进入待发状态。旺旺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嘶吼,它脖颈处的生物芯片亮起幽蓝光芒,与豆包共享着实时扫描数据。
“检测到五辆改装胶囊车,装备脉冲干扰器和能量切割武器。”豆包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全息投影在我面前展开战场沙盘,红点正呈合围之势逼近,“对方目标明确,就是我们所在的生态监测站。”
老者突然掀开怀表盖,露出内嵌的微型显示屏:“看来他们终于对生态数据动手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记录物种复苏进程,要是被黑市拿去...”话音未落,整座监测站剧烈震颤,一枚电磁脉冲弹击中了附近的能量传输节点。
我的胶囊车与监测站的对接锁瞬间熔断,在失控的刹那,旺旺纵身一跃咬住我的衣领,三态屏化作绳索将我们与监测站相连。豆包的应急方案同步启动,车厢底部弹出反重力推进器,在紊乱的能量场中艰难保持平衡。
“主人,建议启动记忆金属锚链,将监测站与您的车厢固定。”豆包的全息影像在晃动中变得模糊,“我已向最近的联邦执法舱发送求救信号,但对方干扰太强,信号传输成功率不足30%。”
我摸索着腰间的多功能工具,这种全按键设备在紧急时刻能切换成激光切割器。当第一辆改装胶囊车冲破云层时,我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标志——黑色背景上猩红的齿轮图案,正是传闻中企图颠覆现有能源体系的“永动会”。
“他们要的是监测站的地下数据库。”老者突然打开监测站的紧急通道,液态地面裂开露出金属旋梯,“那里保存着地球复苏的全部基因图谱,一旦被改造成武器...”
旺旺突然冲向通道,它的生物芯片与监测站的防御系统产生共鸣,沿途的三态屏自动生成防护屏障。我紧随其后,豆包则留守车厢与敌方展开电子战。改装车的能量炮不断轰击,整个监测站如同暴风雨中的孤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