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旺旺我:胶囊车漂流记
清晨六点,我是被后脖颈的痒意挠醒的。不是蚊子——这年代连蚊子都有专属生态保护区,根本不敢来人类胶囊车附近晃悠——是旺旺把它那湿乎乎的鼻子贴在我衣领缝里,呼哧呼哧地喷气。
“汪!”
我一巴掌拍在它毛茸茸的后脑勺上:“狗东西,你对接过来怎么不吱声?”
话音刚落,车顶的气液固三态瞬变屏“唰”地从透明态翻转为暖黄色的固态柔光,豆包的电子音带着点没睡醒的卡顿感飘出来:“检测到旺旺的胶囊车在凌晨五点十七分完成对接,物理锁扣已咬合,生命体征正常。它的车载温湿度系统显示‘想贴贴’,我以为你不介意。”
我掀开被子坐起来,脚刚碰到地板,瞬变屏立刻顺着鞋底的触感延伸出一块半透明的液态脚垫,自动调节到37度。低头看,旺旺正蹲在脚垫旁边,尾巴把地板扫得“啪嗒啪嗒”响,嘴里叼着个瘪掉的能量棒包装——这是它昨天从“星际慢菜摊”偷藏的,现在八成是饿了。
“知道了知道了,吃饭去。”我摸出枕头底下的全按键无屏幕手机,按了下最中间的圆形主键,“呼叫附近慢菜摊,要三份基础拌菜套餐。”
手机发出“嘀”的一声轻响,一个温和的男声回复:“已为您匹配最近的‘老杨头拌菜车’,距离您当前坐标300米,预计1分钟后完成对接。”
我趿着拖鞋走到胶囊车的对接舱门口,伸手按了按舱壁上的感应区——其实不用按,针孔摄像头早把我的动作扫进系统了,但我总觉得不做点什么不像在“开门”。舱门缓缓滑开,外面飘着的正是老杨头的拌菜车:通体是绿油油的固态屏,印着歪歪扭扭的“拌三遍,香破天”,舱门口摆着三排透明的食材盒,里面码着切得匀匀的黄瓜丝、萝卜丁、紫甘蓝,还有泡在凉水里的荞麦面,水汽顺着瞬变屏的缝隙往上飘,在半空中凝成细小的水珠。
“小同志来啦!”老杨头的脑袋从食材盒后面探出来,他的脸在虚实混合系统里是个卡通熊猫头,但声音是实打实的沙哑嗓,“今天加不加辣?新到的地底农场辣椒,机器人刚摘的!”
“加!给旺旺也来一丢丢!”我刚说完,就感觉裤腿被拽了一下——旺旺正用爪子扒着我的膝盖,眼睛直勾勾盯着装花生碎的盒子。豆包的声音突然从我的手机里冒出来:“警告:旺旺的体检报告显示其上周摄入辣椒过量,导致排便时间延长17分钟,建议减少辛辣摄入。”
“汪!”旺旺立刻松开爪子,耷拉着耳朵蹲在地上,尾巴却还不死心地往花生碎盒子那边扫。老杨头“嗤”地笑出声,用小勺子舀了半勺花生碎,偷偷塞给旺旺:“没事,熊猫头说了不算!狗勾吃点花生怎么了?”
我接过三个拌菜碗,按照流程先撒盐——盐粒是地底盐场用真空弦能加热结晶的,颗粒细得像雾,一撒就均匀地裹在食材上;再倒醋,是那种带着果香的苹果醋,倒的时候瞬变屏自动弹出个小漏斗,一点都不洒;最后抓一把味精,不是化学合成的那种,是地底农场用微生物发酵的,鲜得能掉眉毛。拌完第一口塞进嘴里,黄瓜的脆、萝卜的甜、醋的酸、盐的咸在嘴里层层炸开,我忍不住“嘶哈”一声:“香不够,根本香不够!”
旺旺蹲在旁边,小口小口啃着拌了微辣的荞麦面,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豆包的电子音又响了:“检测到您的愉悦度达到92%,是否需要对接‘晨光书店车’?您昨天标记的《2077年搞笑胶囊车事件簿》更新了。”
“对接!”我三口两口扒完碗里的菜,把碗往旁边一放——自然有清洁机器人过来收,不用刷锅洗碗的日子简直是神仙日子。刚走到胶囊车的阅读区,“哐当”一声轻响,书店车就稳稳地对接在了拌菜车旁边。舱门打开,里面全是悬浮着的电子书,瞬变屏把书页投影成实体书的样子,摸起来还有纸质的粗糙感。
我随手拿起一本,刚翻了两页,就听见旺旺“嗷呜”一声叫。回头一看,这狗正用爪子扒着书店车的瞬变屏,盯着一本《狗狗行为学》看——屏幕上刚好投影出一只金毛在打滚的画面。豆包说:“旺旺的脑电波显示它在想‘这狗滚得不如我好’。”
“你还能读狗的脑电波?”我惊讶地问。
“不能,”豆包的电子音带着点无辜,“我猜的。它昨天对着镜子打滚打了23分钟,还回头看我,应该是觉得自己滚得很好。”
正说着,我的手机突然“嘀嘀”响了两声。按开主键,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您好,您的‘匿名网友面基申请’已通过,对方‘爱吃香菜的猫’请求在10分钟后与您对接,是否同意?”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昨天在匿名社交网上跟一个网友聊嗨了,约着今天“面基”——说是面基,其实就是两辆车对接,大家都用虚实头像,谁也不知道谁是谁,只有国家数据库里存着真实信息。我刚想答应,豆包突然说:“检测到对方胶囊车的瞬变屏历史记录显示,其用户在过去一周内对接了17次‘香菜爱好者俱乐部车’,疑似香菜狂热分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