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旺旺突然从脚边的苔藓垫上弹起来,尾巴抡得像台小型风扇,鼻尖直往我裤兜里拱。我正蜷在露台的藤编椅上,用视网膜投影翻查“古法番茄炒蛋复刻食谱”——别误会,不是缺这口,是最近迷上了“原始烹饪行为艺术”,毕竟现在营养膏直接挤嘴里就行,开火做饭纯属找乐子。
“祖宗,别拱了,兜里没冻干。”我扒开它的狗头,指尖刚碰到裤兜拉链,手腕上的个人终端突然“叮”地响了声,是豆包的虚拟形象浮在半空,还是那套圆滚滚的云朵造型,就是左眼边多了个像素风的黑眼圈。
“提醒您,您预约的‘野生菌子识别盲盒’胶囊车还有三分钟到。”它的电子音带着点没睡醒的黏糊,“以及,检测到您裤兜里有‘上周忘洗的袜子’,旺旺不是想吃冻干,是想把那玩意儿叼去给隔壁梧桐树上的松鼠当窝——它早上观察那窝松鼠叼了片梧桐叶,可能觉得您这袜子更保暖。”
我手一顿,下意识摸向裤兜,果然摸到团软乎乎的东西。旺旺趁我发愣,“嗖”地叼住袜口往外扯,力道之猛差点把我从椅子上拽下去。“汪!汪汪!”它叼着袜子往露台栏杆跑,尾巴翘得更高了,仿佛嘴里叼的不是臭袜子,是刚猎到的星际异兽。
“旺旺!那不能给松鼠!”我跳起来去追,没留神脚边的“自动递茶器”——这玩意儿设计得特贴心,能根据体温自动调整茶水温度,就是移动起来跟个醉汉似的。它“咕噜”一声撞在我脚踝上,杯里的薄荷茶“哗啦”全泼在藤椅上,椅垫瞬间吸饱了水,往下滴的水珠砸在苔藓垫上,惊飞了两只停在上面的、翅膀闪着金属光泽的“电子仿蜂鸟”。
“别追了别追了!”豆包的虚拟形象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胶囊车到了!它停在三十米外的生态缓冲带边上,正用扩音器跟旺旺打招呼呢——哦天,它把扩音器调成了‘小狗语’模式,现在在喊‘汪汪你好呀,我带了蘑菇哟’!”
我扭头一看,果然见辆半透明的胶囊车悬浮在蕨类植物丛边,车身是淡绿色的,跟周围的苔藓一个色调,车顶伸出个喇叭,正“汪汪”地叫得欢。而旺旺已经叼着袜子跑到车边了,正用爪子扒拉车门,尾巴快抡出残影。
“服了。”我认命地往胶囊车走,路过递茶器时,它还委屈地往我脚边蹭了蹭,底部的感应灯闪了闪,像在说“我不是故意的”。豆包的声音又飘过来:“顺便说下,您昨天复刻的‘古法可乐’,被旺旺偷偷舔了半瓶,它现在打嗝还带着焦糖味呢——刚才检测到它的呼吸频率,建议您等会儿别跟它贴太近。”
话音刚落,旺旺突然转过头,打了个响亮的嗝,一股甜丝丝的气浪飘过来。胶囊车的喇叭“汪”了一声,像是被吓了一跳,车身轻轻晃了晃。
我扶着额头笑出声,这日子,每天都跟拆盲盒似的,就是不知道今天的菌子盲盒里,会不会混进什么能让旺旺蹦得更高的“惊喜”。
胶囊车的车门“啵”地一声弹开,像块被按扁又弹回来的果冻,里头飘出股混合着松针和泥土的味儿——显然是刚从地表原始森林边缘开过来的。旺旺先钻了进去,把我那只袜子叼到副驾的苔藓坐垫上,自己蜷在旁边,尾巴还在无意识地扫着车门内侧,把上面沾的几片蕨类孢子扫得簌簌掉。
“请坐请坐,本次盲盒配送由我‘菌菌子’全程陪伴!”胶囊车的智能语音突然响起,这次没开小狗语,是个脆生生的小姑娘声儿,就是尾音总带着点颤,“温馨提示:盲盒里的菌子都经过‘菌物识别仪’三层筛查,绝对不含致幻成分——除非您硬要把‘荧光小伞’当台灯用,那它可能会让您觉得自己在跳太空迪斯科。”
我刚坐稳,座椅就自动陷下去一块,把我裹得像被塞进里,膝盖上还慢悠悠升起个小托盘,上面摆着个圆鼓鼓的竹编篮子——这就是所谓的“盲盒”,篮子边还缠了圈会发光的常春藤,藤叶尖儿闪着微弱的蓝光,跟小夜灯似的。
“汪!”旺旺伸爪子扒了扒篮子边,竹编缝隙里漏出点橙黄色的菌褶,看着像块被压皱的晚霞。我刚要伸手去掀盖子,手腕上的豆包突然“噗”地弹出个虚拟光屏,上面蹦出行大字:【紧急提醒!检测到篮子里有“会跳的牛肝菌”!】
“会跳的……啥?”我手顿在半空。
话还没说完,竹篮突然“咚”地跳了一下,跟揣了只小青蛙似的。紧接着又是“咚、咚”两声,篮子盖被顶得往上拱,缝隙里的橙黄色菌褶晃得更厉害了。旺旺眼睛瞪得溜圆,爪子按在篮子上,尾巴却夹了半截——它大概也没见过会蹦跶的蘑菇。
“哎呀忘说了!”胶囊车“菌菌子”的声音带着点不好意思,“这批牛肝菌是‘生态模拟舱’培育的,不小心混了点跳跳草的基因,就……爱蹦跶了点儿。您别担心,它跳不高,最多蹦到您膝盖——哎!小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