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华夏国学智慧 > 第109章 心镜无尘1

华夏国学智慧 第109章 心镜无尘1

作者:allanliuq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6 01:23:34

古来圣贤立于世,如明镜高悬,不避人言;凡尘众生却困于闲语碎响,如群蚊扰梦,终日不得安宁。此间差别,正在于圣贤以“寸针”之微芒直面世事,而常人终陷于“闲语”之泥沼难以自拔。

市井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那些闲来无事的人们,他们总是热衷于谈论别人的闲事。在巷口的茶肆里,几位老茶客整天围坐在一起,口若悬河,仿佛他们的舌头是一架飞速穿梭的织布机,而邻人的私事则是那织布机上的线。

谁家的女儿婚事拖延了,他们就会妄加揣测,认定其中必有隐情;某户人家新添了一辆汽车,他们就会毫不迟疑地断言这辆车的来路一定不正。这些琐碎的言语就像无数细碎的沙尘一样,在日复一日的咀嚼中逐渐弥漫开来,最终掩盖了彼此眼中原本真实的光芒。

更有甚者,因为一句无心的传言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们会反复琢磨这句话的含义,在心中暗自思忖,久而久之,竟然在胸中筑起了一座虚妄的怨垒。这些闲言碎语就如同蜘蛛网一般,起初可能只是轻轻地粘在衣服上,但时间一长,却会将人心紧紧地困住,让人成为茧中的囚徒,无法挣脱。

而所谓的圣贤之道,其精髓便在于拥有直面“寸针”的勇气。历史上曾有记载,魏征的谏言犹如利针一般,常常会刺痛唐太宗,使得他愤怒地拂袖而去。有一次,太宗被魏征顶撞得面红耳赤,回宫后仍然愤愤不平,咬牙切齿地说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然而,长孙皇后听到这番话后,并没有附和太宗的愤怒,反而郑重地换上朝服,跪地向太宗道贺:“君主圣明,臣子正直,这是陛下的福气啊。”太宗听闻此言,犹如被银针点醒了穴位一般,心中的满腔怒气瞬间化为一身冷汗——原来,那些逆耳的忠言,恰恰就是能够续命的金针啊!

圣明的君主不会惧怕臣子的针砭,正如良医不会忌讳病人的疾苦一样。他们都有着直面微芒的宽广胸襟,这种胸襟最终会将那寸寸锋芒锤炼成国家的筋骨,支撑起整个社稷的繁荣昌盛。

如果说“一笔勾销”需要一种气度的话,那么这种气度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无疑是极其高远的。苏轼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而诽谤和非议就如同他的影子一般,始终如影随形。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他被贬谪到黄州居住。

有一天,苏轼偶然间看到集市上的小孩子正在传唱一首编排他丑态的歌谣。与他同行的友人对此感到非常愤怒,甚至想要上前去与那些孩子们争辩一番。然而,苏轼却面带微笑地拦住了友人,并取来笔墨,将那首写在墙上的歪诗涂改了一番,使之成为了自己所用的诗句。

在那墨迹渐渐模糊的地方,原本的诽谤之词竟然变成了一首新诗的草稿。苏轼的心中仿佛有一支如椽巨笔,这支笔饱蘸着明月清风,只需轻轻一挥,便能够将那些污浊的闲言碎语转化为滋养他性灵的墨池。

市井蜚语如尘埃飞舞,圣贤心境却纤尘不染。差别不在外物纷扰,而在处世定力:庸人因闲言自缚,智者借针砭雕琢心魂。当我们学会以寸针之勇面对真实,以巨笔之量挥却浮言,便能在喧嚣中辟出一方澄明境界——此处无闲语之乱耳,唯有心镜映照万物本相时的清朗回响。

此等境界,并非圣贤专属。心光朗照时,人人皆可如古镜新磨:微芒刺骨处,正是精神拔节生长的良机;浮言喧嚣时,自有胸中巨笔横扫云烟。待心镜内外澄澈如一,便知寸针相对是修为,一笔勾销即菩提——那无尘之境,原不在九霄云外,而在直面本心后的豁然开朗。

喜欢华夏国学智慧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华夏国学智慧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