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车在河西走廊的尘土中颠簸前行,车轮吱呀作响,碾过碎石与荒草。干燥的风卷起黄沙,吹拂在众人脸上,带着与东州和暗海截然不同的粗粝感。
时云起靠在草料上,体内乙木造化诀缓慢运转,配合着青旗幌逸散的微弱道韵,修复着破损的经脉与脏腑。伤势依旧沉重,但意识已然清明。他目光扫过沿途景象,荒凉的戈壁、零星的绿洲、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巍峨山脉轮廓,都与他记忆中的“中原”地貌隐隐对应。
“中原……大昭……” 他心中默念。根据这具身体残留的、关于轮回大千世界格局的模糊认知,以及姜尚渊和文抱一透露的信息,中原是人族腹地,剑道为尊,势力错综复杂,远比偏安一隅的东州和法则混乱的暗海要危险得多,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王莽打听来的消息很有限,只知道大昭是中原最强盛的皇朝之一,位于河西走廊以东,具体详情,还需进入其疆域才能知晓。
数日后,板车随着一支小型商队,终于抵达了一座巍峨的关城之下。关墙高耸入云,以巨大的青黑条石垒砌而成,上面布满了刀劈剑凿的痕迹与暗沉的血迹,散发出铁血与沧桑的气息。城楼上旌旗招展,绣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巨大“昭”字,士兵披坚执锐,眼神锐利,气息彪悍,远非东州那些王朝士兵可比。
“镇西关……” 王莽看着关隘上的匾额,喃喃道,“总算到了大昭的地界了。”
缴纳了入关税,经过严格的盘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有妖魔或邪修混入),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关内。关内景象与关外荒凉截然不同,虽仍是边陲之地,但人烟明显稠密起来,道路两旁开始出现连绵的农田、村镇,空气中弥漫的灵气也远比东州大部分区域要浓郁和……有序?
这种“有序”感,让时云起体内的青旗幌微微一动,那蕴含的“律道”微芒似乎活跃了一丝。他心中明了,这大昭王朝,恐怕有强大的律法结界或者秩序类重宝镇压国运。
他们在关内一座名为“西平”的边城暂时落脚。雾清清在途中已然苏醒,虽然脸色依旧苍白,灵力也只恢复了三四成,但行动已无大碍。她依旧沉默寡言,但对时云起的态度,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纯粹冰冷,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或许是共同经历生死,或许是时云起身上越来越多的谜团引起了她的好奇,也或许是那情蛊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租下一处小院暂作休整。
“大佬,接下来我们怎么做?直接去大昭的京城吗?”王莽问道。京城,无疑是打探消息最容易的地方。
时云起摇了摇头,他走到院中,闭上双眼,神识如同水银泻地般缓缓扩散开来,并非漫无目的,而是仔细感知着这片天地间流淌的“秩序”之力,以及……尝试捕捉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与他自身轮回道基以及姜尚渊气息可能产生共鸣的痕迹。
青旗幌在他丹田内静静悬浮,旗面上代表“律”与“道”的符文闪烁着微光,辅助他的感知。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不直接去京城。”他看向东方,那是大昭腹地的方向,“我感觉到……在那个方向,有一股极其微弱,但本质极高的‘秩序’与‘观测’之力在呼唤……与‘渊’的气息,同出一源,但更加……古老和隐晦。”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或许,是 司天监。”
“司天监?”王莽和刚刚走出房门的雾清清都露出疑惑之色。吴形也仰着小脸,好奇地听着。
“大昭王朝掌管天文历法、观测星象、推演国运的机构。”时云起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种莫名的熟稔,仿佛在说一个很久远却又很熟悉的名字,“若‘渊’在此世留有后手,司天监,无疑是最可能的地方之一。”
他回忆起姜尚渊(渊)的身份——大昭第三代监正!司天监,正是其曾经执掌权柄的核心之地!
“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进入司天监,至少是接近其核心区域。”时云起沉吟道,“强行闯入不可取,大昭王朝能屹立中原,必有强者坐镇,司天监更是重中之重。”
“那该如何?”雾清清清冷的声音响起。
时云起目光扫过王莽和吴形,最后落在雾清清身上,心中已有了计较。
“两条路。”他缓缓道,“第一,借助你的力量。”他看向雾清清,“你出身不凡,即便在中原,冰系天灵根也是顶尖资质。若能通过正规途径,比如大昭的‘擢英大典’或某些宗门、世家的推荐,进入与司天监有关的学府或机构,并非难事。”
雾清清微微蹙眉,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反对。她知道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法之一。
“第二,”时云起又看向王莽和吴形,“你们二人,特别是吴形,身负先天土灵之力,虽未觉醒,但根基特殊。我们可以先在底层扎根,寻找机会。大昭疆域辽阔,奇人异士众多,或许能遇到识货之人,或者找到其他接触司天监的途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