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在办公室,手指间夹着烟,看着窗外。
马书记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在耳边绕着。
他知道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只是没想到风来得这么快。
办公室门被王鑫推开,带进一股急火火的气息。
“林主任,”王鑫着急汇报说,“省审计厅来了个工作组,带队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的副处长,姓郑。说是……接到群众反映,要对咱们的公卫体系一期项目进行‘例行审计’。”
林杰把烟搁在烟灰缸边上,转过身问:“人呢?”
“在小会议室。办公室李主任在陪着。”王鑫凑近两步,眉头拧成了疙瘩,“主任,这节骨眼上……项目刚见点成效,二期资金还没影儿呢,他们就来‘例行’?这他妈也太‘例行’了吧!”
“嘴上学着把点门。”林杰扫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审计是正常监督程序,来了就配合。慌什么?”
“不是慌,”王鑫挠挠头,“我就是觉得,这味儿不对。那个郑处长,脸绷得跟块铁板似的,说话滴水不漏,一看就是来找茬的。”
林杰没接话,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拿起内线电话:“李主任,请审计组的同志到我办公室来吧。”
没多久,办公室主任老李就领着三个人进来了。
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瘦高个,戴着金丝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正是郑处长。
后面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男的拿着笔记本,女的抱着文件夹,都是一脸公事公办的严肃。
“林主任,打扰了。”郑处长伸出手,和林杰轻轻一握,手有点凉,“我是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的郑明。根据工作安排,和近期接到的一些群众反映,厅里派我们工作组,对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一期建设项目进行例行审计,这是审计通知书。”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年轻男子立刻递上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
林杰接过文件,扫了一眼,放在桌上,脸上露出客气的笑容:“欢迎审计厅的同志来指导工作。这么大的项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也盯着,加强审计监督是好事,能帮助我们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需要我们怎么配合,郑处长尽管吩咐。”
郑明推了推眼镜:“林主任理解就好。我们初步计划驻点审计两周左右。需要调阅项目从立项、招标、合同签订到资金支付的所有档案、凭证、会议记录。另外,可能还需要与项目组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个别谈话。”
“没问题。”林杰回答得干脆利落,转头对王鑫说,“王鑫,你全程对接,审计组需要的任何资料,无条件提供,立刻提供!通知项目组所有成员,随叫随到,如实回答审计组同志的询问。”
“是,林主任!”王鑫挺直腰板应道。
郑明对林杰的配合态度似乎有点意外,但脸上还是那副刻板表情:“那好,我们就不多打扰林主任工作了。先去会议室开始资料审核。”
“好,李主任,带郑处长他们过去,需要什么协调保障,全力满足。”林杰对老李吩咐道。
老李连忙点头,引着审计组的人出去了。
门一关上,王鑫就忍不住了:“主任,您看他们那架势!还‘群众反映’,哪个群众这么‘关心’咱们项目?我看就是有人眼红,背后使绊子!”
林杰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停着的审计厅的公务车,淡淡地说:“是不是使绊子,查了才知道。咱们的项目,经得起查就行。”
“可是……”王鑫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林杰打断他,“这个时候,你越慌,别人越来劲。把腰杆挺直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把项目所有的招标文件、合同副本、资金拨付台账,再亲自核对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那几个被他们拿来做过文章的设备采购合同,价格比对资料准备齐全点。”
“明白!我这就去!”王鑫深吸一口气,也冷静下来,快步走了出去。
林杰坐回椅子上,心里想,审计厅这个时候介入,绝不寻常。
马书记的提醒言犹在耳,这阵风,看来是直接冲着他脑门吹过来了。
他拿起那份审计通知书,又仔细看了一遍。
“群众反映”四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他在官场这些年,太清楚这四个字的含金量了。
很多时候,它不需要具体内容,只需要一个由头。
接下来的两天,卫健委大楼里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氛。
审计组三个人天天泡在小会议室里,面前堆着如山的文件和凭证。
项目组的人被叫去谈话,出来时表情各异,有的轻松,有的凝重。
王鑫时不时跑来跟林杰汇报进展。
“主任,他们问得特别细,尤其是那几台进口PCR仪和测序仪的价格,翻来覆去地问,好像认定了我们买贵了。”
“让他们问。把当时公开招标的公告、所有投标公司的报价、专家的评审意见、还有同期其他省份的采购价格,都整理好,给他们送过去。”林杰头也不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