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林杰刚到办公室,王鑫就拿着平板电脑急匆匆闯了进来。
“林哥,出事了!网上……炸锅了!”
林杰接过平板,屏幕上是本地一个知名论坛的热搜榜。
前十条里,竟然有四五条都与他相关:
“惊爆!卫健委副主任林杰疑似收受药企巨额贿赂,座驾豪宅来源不明!”
“独家深扒:改革先锋林杰与神秘海归女总裁不得不说的故事”
“是功臣还是罪人?深度剖析林杰激进医改如何导致我省医疗质量大幅滑坡!”
“内部员工爆料:林杰在单位独断专行,打击异己,大搞一言堂!”
每条标题都耸人听闻,充满诱导性。
林杰点开那条关于“受贿”的帖子,里面所谓的“证据”是一张模糊的远处偷拍照,拍的是他那辆省委配备的奥迪A6尾号003,以及一张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他宿舍小区的模糊外景图。
文字内容更是极尽捏造之能事,声称该小区为“隐形豪宅”,林杰座驾远超规定标准,并暗示其资金来源与之前药品集采中标的几家外地药企有关。
“放他娘的屁!”王鑫气得爆了粗口,“这车和司机是省委保卫处派的,小区是委里的老宿舍楼,他妈的成了豪宅?这帮人为了黑你,真是脸都不要了!”
林杰没说话,又点开那条关于沈冰的帖子。
里面有几张角度刁钻的照片,分别是他们在“云顶”餐厅门口、国家大剧院外以及那晚清吧门口沈冰似乎“依偎”着他的错位照。
照片像素不高,但足以误导观众。
文字描绘得香艳又隐晦,将沈冰塑造成一个与他关系匪浅、并借此获得不正当利益的神秘女商人,甚至暗示林杰通过她进行利益输送。
第三条关于“医疗质量下降”的帖子,则列举了几例看似真实的患者投诉,声称因为分级诊疗和药品集采,导致好药没了,专家看不上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将林杰的改革直接与“医疗事故”、“民怨沸腾”划等号。
这些黑稿并非孤立出现,几乎在同一时间,遍布在多个网络平台、自媒体公众号上。
一些认证为“本地资讯博主”、“医疗圈观察者”的大V也开始转发、评论,用看似中立客观的语气,引导着负面舆论。
水军账号更是蜂拥而至,在评论区复制粘贴着各种攻击性言论,将“林杰滚出卫健委”、“彻查贪官”等话题刷上热门。
“林哥,这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王鑫指着屏幕,“你看这几个带节奏的大V,平时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跳得这么欢,肯定是收了黑钱!”
林杰放下平板,脸上没有表情,但放在桌上的手,拳头已经握紧。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如此规模、如此下作的污蔑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怒气还是从心底升起。
这不仅仅是攻击他个人,更是要彻底否定他推动的所有改革,将惠民政策污名化。
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
有媒体要求采访核实的,有兄弟单位“关切”询问的,甚至还有不明真相的老同志打来电话,语气痛心疾首地“规劝”他要注意影响。
林杰一概让办公室按预案回应:“网传内容纯属捏造,已涉嫌诽谤,我委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林杰同志的工作,省委省政府及委党组有明确评价和充分信任。”
高卫东书记也打来了电话:“林杰,网上的东西看到了?”
“看到了,高书记。”
“沉住气。”高卫东言简意赅,“省委那边也注意到了。假的真不了。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工作不能停。分级诊疗试点推进会,照常开!”
“是,我明白。”
挂了电话,林杰对王鑫说:“通知下去,原定今天下午的分级诊疗试点阶段总结暨推进会,准时召开。所有试点单位负责人,必须到场。”
王鑫有些犹豫:“林哥,这风口浪尖的……会不会……”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越要拿出姿态。”林杰打断他,“我们一退缩,就等于默认了他们的指控。工作推进,就是最好的回应。”
下午的会议,气氛明显不同往常。
参会的人员看林杰的眼神都带着各种复杂的意味,好奇、同情、观望,甚至幸灾乐祸。
窃窃私语声在会场角落里若隐若现。
林杰仿佛毫无察觉,照常主持会议,听取各试点地区、医院的情况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他的声音平稳,逻辑清晰,看不出任何被舆论影响的迹象。
轮到省人民医院王院长汇报时,他轻咳一声,语气带着几分为难:“林主任,我们医院坚决执行分级诊疗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最近下面有些专家和职工,看到网上那些议论,心里有点嘀咕,担心……担心这个改革方向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影响了医院声誉和患者信任度啊……”
这话看似在反映困难,实则是在将舆论压力传导给林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