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田老人的情况,在停用“利喘灵”,加强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后,竟然也逐步稳定下来。虽然脱离呼吸机还需要时间,但监护仪上那些跳跃的数字不再像之前那样惊心动魄。这更坚定了林杰的判断——这个病人频繁的急性加重,或许并非完全源自疾病本身,那个价格昂贵的“利喘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
他没有再向刘斌多说什么,有些怀疑,点到即止就好,说多了反而引人猜疑。但他心里已经给这个名叫“王保田”的病例,打上了一个重点关注的标记。
第二天白班,忙碌依旧。临近中午,病人稍微少了一些,林杰准备去食堂吃饭。刚走出急诊科大门口,想去旁边的洗手间洗把脸,眼角余光瞥见走廊尽头的消防通道门口,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急诊科的护士长孙姐,四十多岁,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对医生们很客气,对护士管理却很严格,是科室里的实权人物之一。另一个,是个穿着藏青色修身西装、皮鞋锃亮的年轻男人,头发用发胶打理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挺高档的公文包。
那男人侧对着林杰,正低声跟孙护士长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殷勤又不失分寸的笑容。孙护士长一边听着,一边不时点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林杰脚步顿了一下,下意识地侧身避开正面,借着走廊上推着治疗车经过的护士身影作为遮挡,多看了两眼。
那个西装男……他有点印象。上周好像也来过一次,当时也是和孙护士长在角落里低声交谈。他当时没太在意,以为是哪个器械或者耗材的供应商。
但今天,结合王保田和“利喘灵”的事情,林杰心里不由得一动。
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低头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袖子,用眼角的余光继续观察。只见那西装男从公文包里快速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看起来像是化妆品或者小电子产品之类的扁平盒子,动作自然地塞到了孙护士长白大褂宽大的口袋里。
孙护士长脸上笑容不变,手在口袋外轻轻按了一下,随即朝着西装男微微颔首,转身就朝着护士站走去,步履从容。
那西装男则整理了一下领带,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朝着与林杰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行政楼那边走去。
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发生在人来人往的走廊尽头,并不起眼。如果不是林杰心里存了疑,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短暂的交汇和那个隐蔽的小动作。
那是什么?赠品?样品?还是……别的?
林杰心里画了个问号。他没有立刻去食堂,而是转身回了急诊科医生办公室。办公室里没人,刘斌大概也去吃饭了。
他坐到电脑前,犹豫了一下,打开医院内部的药品查询系统。他输入了“利喘灵”的通用名,查询详细信息。
屏幕上显示出药品的详细资料:进口药,适用于重度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药理作用……以及,医院的进货价和零售价。
看到那个零售价,林杰眼皮跳了一下。比他想象的还要高。尤其是对于一个需要频繁使用、而且每次用量不小的慢性病老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他关掉药品页面,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孙护士长……她虽然不直接开药,但她在急诊科工作多年,资历老,人脉广,对科室里各种药品、耗材的使用情况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她负责管理护士,而护士在执行医嘱、领取和管理科室备用药品方面,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和影响力。
如果一个医药代表能打通护士长这一关,在很多环节上都能行方便。比如,在医生开了某种药后,护士长可以暗示或者直接影响当班护士优先领取、使用特定厂家的药品;又比如,在科室备药时,可以更多地申请和储备某些“有合作”的药品……
王保田每次入院都固定使用“利喘灵”,是呼吸内科杨医生的医嘱习惯使然,还是背后也有类似的推手?那个西装革履的药代,和“利喘灵”有关吗?
林杰回想起刚才那个药代的穿着和做派,典型的资深药代形象。他们往往比医生穿得还正式,精通人情世故,活跃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他忽然想起,自己刚来急诊科没多久时,好像也见过这个药代一次。那次他好像是来找赵建明主任的,但赵主任根本没让他进办公室,直接在走廊上两三句话就把他打发了,脸色还不怎么好看。当时那药代也是陪着笑,没敢多说什么。
看来,赵建明这块硬骨头,没那么好啃。所以药代把目标转向了护士长?或者,急诊科只是他众多“战场”中的一个?
思路一旦打开,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就浮现出来。他似乎经常能在急诊科附近看到一些穿着正式、不像病人或家属的人徘徊,有时会和相熟的医生或护士低声交谈几句,有时则像刚才那个药代一样,寻找着与关键人物短暂接触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