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车抵达清源县人民医院时,已近中午。
还没开进大院,远远就看到了医院门口黑压压的人群和刺眼的白底黑字横幅——“无良医院 还我儿子性命!”“草菅人命 天理难容!”花圈摆了一地,哭嚎声、吵闹声混杂在一起,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那股悲愤和混乱的气息。
几个穿着制服的警察在维持秩序,但显然效果有限。
“阵势不小。”王鑫看着窗外,咂了咂嘴。
陈明眉头紧锁:“家属情绪很激动啊。”
刘倩则注意到医院门口里面,一些医护人员进出都小心翼翼,脸上带着紧张和疲惫。
林杰面色平静,对司机说:“从侧门进,直接去行政楼。”
车子绕到侧门,早有县卫健委的一个副主任和县医院的院长、书记等一干人在焦急等候。
看到省医的车到了,如同看到了救星,立刻围了上来。
“是省医的林主任吧?辛苦了辛苦了!我是县卫健委副主任刘明。”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抢先握住林杰的手,用力摇晃着,脸上堆满了苦笑,“哎呀,可把你们盼来了!这事闹的……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清源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姓胡,是个五十多岁、头发稀疏的男人,此刻也是一脸愁容,握着林杰的手连连叹气:“林主任,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这小地方,遇到这种事,真是……真是焦头烂额啊!”
林杰和他们简单寒暄了几句,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主题:“胡院长,刘主任,情况我们在路上大致了解了。现在方便的话,我们想先看看病人所有的病历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术后护理记录,以及……死亡讨论记录。”
“方便!方便!都准备好了,在会议室!”胡院长连忙引路。
一行人来到医院小会议室。长条桌上果然堆放着厚厚的病历夹。林杰没有耽搁,立刻分配任务:“王鑫,你看手术记录和麻醉部分;陈明,重点看术后生命体征和抢救记录;刘倩,核查所有化验单和用药;苏琳,你看护理记录和医嘱执行情况。我看整体。”
“是!”几人应声,立刻拿起病历,埋头看了起来。
县医院的胡院长、马书记以及几个相关科室主任都陪在一旁,神色紧张,大气不敢出。
会议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林杰看得很快,但极其仔细。患者的基本情况:男性,3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血常规提示感染,当晚行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手术记录显示手术顺利,耗时不到一小时。
术后安返病房。
问题出在术后大约四小时。
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继而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从病历文字描述上看,似乎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迅猛的术后并发症。
但林杰的眉头却慢慢皱了起来。他注意到几个细节:术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但有一个不起眼的备注:“电轴右偏”。术前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比例高,符合急性感染,但D-二聚体这项指标……他没有在术前化验单里找到。
“术前没有查D-二聚体?”林杰抬头,看向县医院的外科主任。
外科主任愣了一下,有些尴尬:“这个……急诊手术,又是阑尾炎,一般常规没查这个……”
林杰没说什么,继续往下看。抢救记录里,提到了患者曾出现一过性的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
“王鑫,麻醉记录里,术中氧合情况怎么样?”林杰问。
王鑫指着麻醉单:“术中一直平稳,氧饱和度维持在98%以上。”
陈明也发现了疑点:“林主任,你看术后两小时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都还算稳定,就是呼吸频率稍微快一点。但到了三小时四十分,突然就出现呼吸急促、血压垮了。”
刘倩拿着化验单过来:“死亡后的血气分析显示严重酸中毒和低氧血症。但术前的血气……没查。”
苏琳也抬头发言:“护理记录显示,术后病人主诉过胸闷、后背有点痛,但值班护士认为是术后正常反应,只记录了一次,没有特别处理。”
线索一点点汇聚。
一个年轻的、接受了一个相对简单手术的病人,在术后短短几小时内迅速死亡。
术前检查存在遗漏D-二聚体、血气分析,术后出现了不典型的症状如胸闷、背痛未被充分重视,病情恶化极其迅速……
林杰心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可怕的推测。
这很可能不是手术操作失误导致的感染、出血或吻合口漏等常见并发症。
他合上病历,看向胡院长和刘主任,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胡院长,我们需要和当时参与手术和术后管理的医护人员谈一谈,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还有当晚的值班护士。另外,家属那边,我们也需要接触,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和诉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