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手机关机。
这个结果让周海峰院长的脸色更加难看。他混迹官场多年,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对方要么是收到了严厉的封口指令,要么就是已经躲起来,甚至可能离开了本地。
“妈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周海峰啐了一口,眼神狠厉,“我这就让保卫科去她家!我就不信她能飞天上去!”
“院长,稍安勿躁。”林杰的声音依旧沉稳,他按住了周海峰拿起电话的手,“现在去她家,大概率是扑空,反而会让她背后的人更加警惕。既然他们让王娜‘家里有急事’,让张玉兰‘关机’,说明他们知道我们已经察觉了。他们在明处我们在暗处的优势已经没了,现在拼的是谁更沉得住气,谁先找到下一个突破口。”
苏琳赞同林杰的看法,她补充道:“而且,如果真是王锴指使的,他肯定已经做好了张玉兰这条线被查的准备。我们现在直接动张玉兰,可能会逼他们断尾,甚至狗急跳墙。”
周海峰烦躁地揉了揉眉心:“那你说怎么办?现在两个关键人都联系不上,那批问题明胶的来源一时半会儿也查不清,难道就这么干等着?”
“当然不是。”林杰思路清晰说道,“我们换个方向。既然内部线索暂时受阻,我们就从外部和病人本身入手。”
“外部?病人本身?”周海峰没明白。
“对。”林杰解释道,“第一,那批问题明胶是外来品,它进入医院,必然有渠道。药剂科正规渠道走不通,那走的是什么?是有人夹带私货?还是利用了某些监管漏洞?这个需要药监局甚至公安介入,但动静太大,暂时不能动。”
他顿了顿,继续说:“第二,也是我现在更关心的,是病人。院长,您不觉得这次过敏太凶险了吗?就算那是批质量有问题的明胶,杂质偏多,引发过敏的概率增加,但如此迅猛的休克,甚至对常规肾上腺素反应不佳,这有点超出一般药物过敏的范畴。”
周海峰和苏琳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他们都是资深医疗从业者,知道林杰说的有道理。
“你的意思是……”苏琳似乎抓住了什么。
“我怀疑,病人本身可能就处于一个高敏状态,或者……体内有某种药物残留,放大了这次过敏反应。”林杰说出了自己的推测,“这或许不只是一个并发症,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利用病人自身条件和外来问题药品共同作用的‘双重陷阱’!万一明胶没能引发严重反应,或许还有后手,确保手术一定会出意外!”
这个推测让周海峰和苏琳都感到一阵寒意。
如果真是这样,那幕后黑手的心思就太过缜密和歹毒了。
“查!立刻查病人的全部术前用药记录!特别是术前一天和手术当天的!”周海峰立刻下令。
三人不再耽搁,直接赶往医院的信息中心,调取该患者的全部电子病历和医嘱执行记录。
林杰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目光如扫描仪一般掠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记录。
患者因胰头肿瘤入院,术前进行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化验,也用了些保肝、营养支持的药物,看起来并无异常。
“等等!”林杰的目光突然停在手术前一天下午的一条临时医嘱上——“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0.4ml ih st”。
这是一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医嘱,通常用于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但一般来说,这类药物会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回到病房才开始使用。
极少有在术前就使用的,除非患者本身有很高的血栓风险。
“这条医嘱是谁开的?”林杰指着屏幕问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查询后回答:“是王鑫医生开的。”
“王鑫?”林杰愣了一下。王鑫是他“青年医生扶持计划”的重点对象,急诊科的新星,创伤中心流程优化的骨干。
他怎么会给这个胰头癌患者开术前抗凝药?
“把这条医嘱的详细执行记录调出来,包括执行护士。”林杰沉声道。
记录显示,医嘱由王鑫在手术前一天下午16:32分开出,执行护士是……张玉兰!执行时间是当天晚上20:15分。
张玉兰!又是她!
一个护理部副主任,亲自跑到病房给病人打针?
这本身就极不寻常!而且执行时间是在晚上,脱离了白天的繁忙和更多人的视线。
“王鑫人呢?”林杰立刻问道。
“王医生今天应该在急诊科值班。”工作人员回答。
林杰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王鑫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王鑫有些疲惫但依旧清晰的声音:“林主任?您找我?我刚听说您那边手术成功了,真是太险了……”
“王鑫,”林杰打断他,语气严肃,“我问你,18床,明天做胰十二指肠切除的那个病人,手术前一天下午,是不是你开了一条那屈肝素钙的医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王鑫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困惑和一丝紧张:“林主任,什么那屈肝素钙?我没开过这个医嘱啊!那个病人是普外科的,我只是前天去急会诊过一次,看了一下他的血常规,根本没权限也没理由给他开长期医嘱,更别说抗凝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