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禹感受到肩上那一缕轻触,指尖微微颤了一下。那不是风,也不是错觉,是青绫的手搭在了他肩头,温润而坚定。
他没有回头,只是缓缓闭上了眼。
秦昭月站在前方一步之距,掌心朝上,冰与火的气息在她皮肤表面流转,最终归于平静。她的眉心血纹微微发亮,像是某种沉睡多年的东西终于苏醒,不再挣扎,也不再压抑。
灵源之心悬浮在光柱中央,三重印记早已融为一体,像一枚缓缓旋转的符轮,每一次脉动都牵动着三人的呼吸节奏。空气里没有声音,可他们彼此都听得见——那是经脉中灵力流动的细响,是神魂深处共鸣的低鸣。
青禹抬起左手,轻轻按在胸口。
布料下藏着一片泛黄的纸页,边角已经磨损,却始终贴着他心跳的位置。十年来,他从未取下过它。此刻指尖隔着衣衫抚过那粗糙的纹理,仿佛又听见母亲低声念诵药方时的语调,平稳、温柔,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
他睁开眼,目光依次落在秦昭月和青绫身上。
什么也没说,但他抬起了右手。
一缕绿意自指尖升起,在空中划出四个字:青木长明。
笔画未成形便已化作藤蔓般的光丝,缠绕而出,轻轻卷住秦昭月的手腕,又绕过青绫的指尖。那光不刺目,也不炽烈,像是春日初融时从土缝里钻出的第一株嫩芽,柔弱却不可阻挡。
秦昭月低头看了眼被绿光缠绕的手,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青绫静静站着,发间的藤环悄然舒展,那株小芽微微摇曳,如同回应某种久远的召唤。
就在这时,灵源之心忽然震了一下。
不是搏动,也不是共鸣,而是一种来自深处的抗拒。光柱内部浮现出模糊的画面——千年前的修士们跪在地上,亲手折断自己的灵根;典籍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山河干涸,大地龟裂,无数人仰头望天,眼中满是绝望与决绝。
一个声音响起,不是用耳听到的,而是直接印入识海:
“灵气已死,重启即是重蹈覆辙。”
青禹瞳孔微缩。
那些画面太真实,真实得像是他曾亲身经历过。他看见一位老者焚烧医书,嘴里喃喃:“救不了世人,不如断了这条路。”那张脸,竟有几分像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他的手抖了一下。
就在这一瞬,背后浮起一道虚影。
残破的战甲,断裂的右臂,拄着一根铁木拐杖。那人影虽无声无息,却稳稳立在他身后,像一座不会倒塌的山。
青禹咬紧牙关,将杂念压下。
他知道这不是真的记忆,而是千年前那场大劫残留的执念,试图以“终结即正义”的逻辑阻拦新生。
他闭上眼,心中默念一句。
剑断,道不断。
那道虚影轻轻晃动,似点了点头,随即消散。
秦昭月踏前半步,双掌合拢,冰火之力在她掌心交融,凝成一朵花的形状——外层是霜白,内芯燃着幽蓝火焰,花瓣片片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她望着光柱中的幻象,声音清晰:“我不是来赎罪的。”
顿了顿,她将那朵霜焰花轻轻推向灵源之心。
“我是来守护的。”
花朵触碰到光幕的刹那,所有残影如玻璃般碎裂,哗啦一声,消失不见。
青绫此时终于开口。
她松开搭在青禹肩上的手,转而握住他的另一只手掌。她的掌心温热,指节修长却不显柔弱,像是常年握着某种看不见的武器。
“这一次,”她说,“我们一起活着看见春天。”
话音落下,三人之间的绿光骤然明亮。
不再是各自为阵的灵力流转,而是真正拧成一股螺旋,顺着他们相扣的手掌向上攀升,直冲灵源核心。
可就在能量即将汇入的瞬间,异变陡生。
灵源之心猛然扩张,形成巨大的吸力,仿佛要将他们的神魂从肉身中硬生生抽离。青禹感到胸口一空,五脏六腑都被往上提,眼前发黑,耳边只剩下呼啸的风声。
这是古老的规则——重启灵气,必以身为祭。
千年前那些人选择毁灭自己,正是为此。
但现在,他们不想走那条路。
青禹猛地咬破舌尖,血腥味在口中弥漫开来。他借着痛感稳住意识,识海深处燃起一点青光,如豆灯火,摇曳却不灭。
那是《残剑诀》最后一式,心灯不灭。
他腾出一只手,拔出腰间那柄短木剑。剑身陈旧,藤蔓缠绕,可此刻却嗡嗡震颤,仿佛感应到了主人的决心。
“非以死祭,”他低喝。
秦昭月双手交叠,冰火之力尽数注入他的经脉。
青绫双翼全展,金光如雨洒落,将三人笼罩其中。
“而以生续!”
三声齐出,音浪撞向光柱。
刹那间,天地寂静。
吸力未停,反而更强。但他们没有退。
青禹高举木剑,藤蔓疯长,瞬间缠住秦昭月与青绫的手臂,将三人牢牢绑在一起。他们的身影在强光中逐渐模糊,轮廓开始融化,化作一道螺旋状的青光,逆着那股吞噬之力,狠狠撞入灵源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