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紫禁城内的暑气尽消,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洗刷后的清新气息,却也带来了几分侵人的凉意。
长春宫主位德妃刘姝和,是个心细如发的人,这日清晨见五岁的大公主萧玥玩耍时连着打了两个喷嚏,鼻音也有些重,便留了心。
她亲自给女儿加了件杏子红的小夹袄,想着皇后娘娘精通医理药膳,便决定带着公主前往坤宁宫请安,顺带请教些预防小儿风寒的法子。
坤宁宫东暖阁内,地龙已悄然生起了暖意,驱散了秋日的微寒。
苏晚棠正站在窗边,含笑看着四皇子萧晨在庭院一角那小片精心打理的药圃里,像模像样地提着一个特制的小喷壶,给几株长势喜人的薄荷浇水。
三公主萧澜则坐在廊下的石桌旁,胖乎乎的小手摆弄着彩绘的拼音卡片,口中念念有词:“j—i—机,q—i—器……母后,机器是什么呀?”
听闻德妃携公主到来,苏晚棠转身迎客。她今日穿着一身暖橘色缎绣缠枝芙蓉的衬衣,衬得面色愈发温润。
见萧玥被裹得严实,小脸却有些蔫蔫的,便笑着招手:“德妃来了,快请坐。玥儿,到姨母这儿来,让姨母瞧瞧。”
萧玥乖巧地走过去,苏晚棠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触感微温,并不烫手。
她又柔声让公主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只见苔色薄白。
与此同时,眼前掠过一行熟悉的金色小字:
「目标:大公主萧玥。症状:轻微风寒侵袭初兆,伴有鼻塞。建议:饮用姜枣茶(生姜三片、红枣五枚、红糖少许)驱散寒邪,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
“无妨,”苏晚棠放下心来,对神色关切的德妃宽慰道,“只是秋日早晚凉,孩子家气血未充,稍有不慎,沾染了些许寒气,有些着凉的迹象罢了,并未发热。” 她随即吩咐侍立在侧的白芷,“去小厨房,按老方子煮一壶姜枣茶来,给大公主驱驱寒。”
白芷领命而去。
苏晚棠又转向德妃,细细分说:“小孩子脏腑娇嫩,秋冬季节最易感染风寒。平日饮食上需得多注意些温补之物,如山药、南瓜、百合之类,少食生冷。督促她们多喝温水,还有……”她略一停顿,想着如何用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说法,“便是要勤用胰子净手,病从口入,手洁净了,能防许多病气。住处也不可因天凉便终日紧闭门窗,需得时常开窗通通风,换换清气,浊气出去了,病气自然也少了。”
德妃刘姝和听得极为认真,一一记在心里。
她看着庭院里精神奕奕、蹲在药圃边有模有样观察药材的四皇子萧晨,又看看廊下聪明伶俐、已能拼读不少字词的三公主萧澜,眼中不禁流露出真诚的羡慕与赞赏:“娘娘将皇子和公主教养得真是极好。四皇子年纪虽小,却已显稳重踏实之气;三公主更是机敏聪慧,尤其是她学的那个拼音,玥儿回去后总念念不忘,缠着妾身问那个弯弯曲曲的符号怎么念,姐妹俩在一处,澜儿还当起小先生教她呢。”
苏晚棠听闻此言,心中微微一动。
德妃刘姝和出身书香门第,性子沉稳,知书达理,言行举止皆合规合度,由她来协理诸位公主的教养事宜,无论是启蒙识字,还是日后女德、女红的教导,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既能为她分担重任,也能借此机会,将一些更科学、更合理的养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推行下去。
她便顺势开口道:“德妃过奖了,孩子们不过瞎闹罢了。说来,让孩子们在一处学习、玩耍,确能互相促进,玥儿和澜儿年岁相仿,正该多亲近。若是姐姐不嫌琐碎麻烦,本宫倒有个想法,” 她语气温和而郑重,“日后宫中诸位公主的启蒙识字、诵读诗书、礼仪规矩,乃至女德女红等一应教养事宜,就想劳烦姐姐多费心,帮着本宫统筹管理。至于这拼音之法,本宫可先细细教于姐姐,再由姐姐传授给各位公主以及负责教养的嬷嬷们,如此可好?”
德妃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涌现出难以抑制的惊喜之色。
协理公主教养,这虽不如协理六宫权柄在握,却是极体面、极显信任的职责,关乎皇家血脉的教养与品性,非心腹稳重之人不可托付。
皇后将此重任交予她,无疑是表明了对她的信赖与看重,远比给她些协理六宫的虚名更有分量。
她连忙起身,敛衽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因激动而略带一丝颤音:“娘娘如此信重,委以重任,妾身……妾身感激不尽!定当竭尽全力,悉心照料教导诸位公主,绝不负娘娘今日所托!”
从此,德妃往来坤宁宫便更为勤勉了。
一是定期向皇后禀报诸位公主的起居、学业进展;
二是认真跟着苏晚棠学习拼音之法,她从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学起,态度之认真,宛如蒙童;
偶尔,她也会带上大公主萧玥一同前来,让萧玥与三公主萧澜一同玩耍、一同跟着母亲和“姨母”学习。
两个年岁相仿的小女孩很快便成了亲密的小伙伴,坤宁宫中时常回荡着她们稚嫩的读书声和欢笑声。
长春宫与坤宁宫的关系,因着孩子这条温暖而牢固的纽带,愈发紧密和谐起来。
而德妃刘姝和也果然不负所望,将公主们的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安排了合适的教养嬷嬷,还亲自过目公主们的功课,对她们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
她的稳妥与细心,不仅赢得了诸位公主的亲近,更得到了太后和皇帝的首肯,认为皇后此举知人善任,于皇家子嗣教养大有裨益。
喜欢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