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圣地的控制核心室内,陈三七的双手稳稳按在水晶结构体上,星辰之力通过他的身体源源不断地注入地球的灵脉网络。经过七天七夜的持续引导,地球生命能量的流失终于完全停止,行星护盾完全由星辰之力维持运转。
成功了...陈三七长舒一口气,缓缓收回双手。在持续引导星辰之力的过程中,他的修为水到渠成地达到了筑基圆满境界。液态真元在丹田内如汞般流转,精纯凝练,仿佛随时可能发生质变。
赵宇看着水晶上稳定的光芒,终于露出笑容:老陈,我们做到了!地球暂时安全了!
但陈三七的表情却依然凝重:只是暂时安全。那些外星构造体虽然退到了月球轨道,但仍在虎视眈眈。而且...他内视自身状态,眉头微皱,我的修为已经达到筑基圆满,却找不到继续前进的道路。
确实,在持续引导星辰之力的过程中,陈三七的筑基后期修为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圆满境界。液态真元在丹田内流转自如,精纯凝练,但距离固化始终差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关隘。
《勿我心经》只有到元婴期的修炼方法,却缺少从筑基到金丹的关键部分。陈三七心中暗忖,云胤长老传授的知识中也只有零散提示。没有系统的修炼功法,没有师门传承,每一步都只能靠自己摸索。
就在这时,张院士的紧急通讯接入:陈教授,全球监测显示,那些外星构造体虽然停止了攻击,但能量读数显示它们正在进行分析和学习!我们的防御模式正在被它们解析!
陈三七神色一凛:它们在学习适应我们的防御系统。这意味着下一次攻击时,它们可能会找到破解方法。
返回罗布泊基地的途中,陈三七陷入沉思。筑基圆满的境界让他对能量的感知和控制达到了全新高度,但同时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一层无形的壁垒。
传统的修仙体系建立在数千年的传承基础上,而我只有残缺的功法和零散的知识。他心中暗下决心,或许...我应该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基地会议室内,陈三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基于我们对灵能现象的科学研究,我建议建立一套全新的修炼理论体系,用科学的方法解析和优化修炼过程。
这个提议在会议上引起了激烈讨论。
但是陈教授,一位资深物理学家质疑道,修炼向来被认为是玄而又玄的事情,怎么可能用科学完全解释?
正是因为没有人系统做过,才值得尝试。陈三七谨慎地选择措辞,我已经整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包括能量流动模式、真元转化效率、神识增长曲线等。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
他没有提及《勿我心经》的存在,而是着重强调:我们可以将修炼过程拆解成可测量的参数,建立完整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会后,陈三七独自留在实验室。他知道,要真正突破现有的修炼体系,必须依靠自己对《勿我心经》的独到理解和科学研究。
既然没有完整的传承,我就自己开创一条道路。他下定决心,开始了这项孤独而伟大的工作。
首先,他建立了筑基期的完整数学模型,用量子场论和流体力学描述真元液化的过程。然后,他尝试推演金丹期的可能路径。
能量压缩说?信息凝聚说?还是维度跃迁说?陈三七在实验日志中写道,每个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缺陷。
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他发现传统的金丹凝结方法在当前地球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末法时代的灵气浓度不足以支撑那种极致的能量压缩。
必须找到一条适应现代环境的新路径。他得出了结论。
基于这个认识,陈三七开始构建全新的修炼理论。他将信息论、量子力学和自己在修炼中的体会融合,提出了一套信息-能量协同进化的体系。
这个体系不追求传统的金丹大道,而是强调能量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同步提升。修炼者既需要积累能量,也需要提升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才是适合现代修真者的道路。陈三七兴奋地发现,我们不需要完全模仿古人,而是要走出一条融合科学与修真的新路!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这项开创性工作无法依靠团队完成。太多核心知识来源于《勿我心经》和云胤长老的传授,这些都不能与他人分享。
于是,陈三七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工作方式。他将团队的研究方向引导到基础数据收集和设备开发上,而最核心的理论构建工作则由自己独自完成。
每天晚上,当实验室只剩下他一人时,才是真正的研究时间。他沉浸在《勿我心经》的奥妙中,结合科学理论和自己的修炼体会,一点点构建着新的体系。
这个过程既孤独又充满乐趣。每一个突破都来自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每一个灵感都伴随着深夜的孤灯。
然而,外界危机并未给他太多时间。监测中心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那些外星构造体开始释放出一种奇特的探测波,这种波动能够穿透行星护盾,直接扫描地球表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