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星,这颗温和的红矮星,并非此片星域唯一的主角。它如同一个谦逊的伴舞,围绕着更远处两颗更为庞大、相互缠绕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A与B,进行着一场持续亿万年之久的宇宙华尔兹。这是一个稳定的三合星系统。
陈三七驾驭虚空飞舟,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这片引力环境复杂的星域。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仔细感应着三颗恒星散发出的不同能量波动与引力涟漪。
比邻星虽小,但其内部活动却远比它的体积来得“活泼”。探测数据显示,它几乎每周都会发生规模不等的耀斑爆发,抛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和辐射。这种持续而活跃的能量释放,对于需要吞噬海量恒星能量的陈三七而言,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源源不断的滋补品。
更不用说,还有远处那两颗质量更大、能量更磅礴的A星与B星,它们如同两个巨大的能量背景源,其散逸的能量虽然经过长距离衰减,但汇聚到此地,依旧为这片虚空提供了远超单一恒星系统的能量密度。
“此地于我而言,简直是修炼的天堂!”陈三七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三星系统交织的能量场,远比格利泽581单一恒星的辐射更加复杂、活跃,也更适合他多属性、高需求的恒星金丹。
他并未贸然靠近任何一颗恒星,而是在仔细测算后,于比邻星与其绕转的AB双星系统之间,选择了一处引力相对平衡、能量流却异常充沛的拉格朗日点附近区域。此处既能充分吸收到比邻星活跃的粒子流,又能沐浴在AB双星稳定的能量辐射之下,且受剧烈引力扰动的影响较小,是布阵的理想之所。
选定位置后,陈三七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最佳。接下来,将是他将科尔莱文明所学,与自身科学修真理念付诸实践的关键时刻!
他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些来自科尔莱文明的、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与奇异能量光晕的设备与材料。这一次,他要建造的,不再是基于核聚变和太阳能板的“龙牙矩阵”,而是一个融合了四级文明顶尖能量科技的划时代造物!
第一步,构筑能量基石。
他首先安置的是小型化真空零点能汲取单元。那并非庞大的机械,而是数个只有磨盘大小、表面布满蜂巢状细微孔洞的银色圆盘。按照特定阵列布置好后,他启动其核心符文。圆盘微微震动,表面的蜂巢结构亮起幽蓝的光芒,开始以一种超越常规物理感知的方式,与宇宙的量子真空背景产生深度互动,悄无声息地从“虚无”中抽取着近乎本源的能量。这成为了矩阵几乎永不枯竭的基础供能核心。
第二步,打造能量心脏。
接着,他取出了那套复杂精密的超流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制备与转化装置。这是一个由无数纤细能量导管和超导环构成的复杂系统,核心是一个被绝对零度力场包裹的、肉眼无法直接观测的能量奇点。真空零点能、比邻星的粒子流、AB双星的辐射能……所有被汲取来的、性质各异的能量,都被导入这个装置。在BEC那奇特的超流态下,这些能量被高效地“净化”、“驯化”,并按照陈三七预设的、最契合《勿我心经》与恒星金丹的频率与属性,转化为高度有序、精纯无比的“伪灵气”(一种高度活性能量流)。其转化效率与能量品质,远超过去的符文转化阵不知凡几。
第三步,构建能量水库。
然后,他布置了高维空间折叠储能单元。那是一些看似只有拳头大小、内部却仿佛蕴含着星璇的奇异水晶。通过科尔莱的技术,这些水晶内部被临时开辟出了微型的次元空间,足以容纳海量的、经过BEC核心转化后的精纯能量。这解决了突破时可能面临的瞬间能量短缺问题,也为长时间闭关提供了保障。储能密度实现了指数级的提升。
第四步,铺设能量脉络。
他用科尔莱文明提供的、具备超导和能量亲和特性的特种导灵合金与能量管线,取代了过去的普通导灵材料,将这些核心部件完美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高效、低损耗的能量循环网络。同时,他并未完全抛弃修真手段,在这些管线与关键节点上,精心镌刻下改良后的聚灵、固源、导引符文,使得科技造物与阵法之力相辅相成。
随着最后一个部件就位,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矩阵”出现在虚空之中。它不再是那个带着明显拼接痕迹、散发着工业感的“龙牙矩阵”,而是一个结构流畅、浑然一体、充满了未来科技感与神秘道韵结合的银色建筑。其表面流光溢彩,能量在其中无声而高效地流淌,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磅礴气息。
看着自己的杰作,陈三七心潮澎湃,但一个疑惑也随之闪过脑海:“如此原理并非无法理解,执夫师兄他们也见过之前的龙牙矩阵,为何玄清宗内,似乎并未普及此类借助外物大幅提升灵气浓度的方式?是看不上,还是另有隐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