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窈感觉指尖似乎有些发热,收钱还是有些令人激动的,不管钱多钱少,就冲着那股子配合劲儿,她都觉得高兴。
胸腔里那点被禹星野用“中指”和“输不了”强行点燃的火焰还没完全熄灭,片场助理小跑过来,脸上带着点为难:“楚老师,导演请您和陆老师过去一下,关于……后面几场戏的调整。”
搞事情的来了。
她眼神突然黯淡了下来,心口的火焰骤然遭遇冰水。楚星窈脸上的笑意淡去,心往下沉了沉。调整?在这个节骨眼上?
导演棚里,气氛有些微妙。陈默导演坐在监视器后,眉头微蹙,面前摊着剧本。
陆擎已经到了,姿态闲适地靠在一张折叠椅上,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看见楚星窈进来,温和地笑了笑,笑意却未达眼底。
真是只笑面虎,楚星窈心里暗暗评价。
“星窈来了,坐。”
陈导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声音有些疲惫,“是这样,结合拍摄进度和整体节奏考量,后面夏浅浅有几场戏,我们觉得可以……优化一下结构,让剧情张力更集中。”
他递过来几页打印纸。楚星窈接过,目光迅速扫过。所谓的“优化结构”,核心集中在影片中后段——夏浅浅主导的深空粒子流分析和高维空间理论推演两场重头戏。
改动触目惊心!
简单来说就是女主夏浅浅的高光时刻,硬生生被劈走了一半,镶上了助手的边。
而原本属于女主的英雄孤光,被强行套上了“团队协作”的柔和滤镜。
楚星窈捏着剧本的手指骨节泛白,纸张边缘被攥出深深的褶皱。怒火在胸腔里无声地燃烧,烧得她指尖发麻。
这根本不是优化!这是**裸的掠夺!
用拙劣的剧情强行给林薇薇加戏,稀释夏浅浅的存在感和高光!而且手法比之前更隐蔽、更“合理”——打着“突出团队精神”、“丰富角色互动”的旗号,行偷梁换柱之实!
“陈导,”楚星窈抬起头,声音竭力保持平稳,但尾音还是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粒子流分析是夏浅浅的角色核心魅力之一,助手‘灵光一闪’的插入点逻辑上非常生硬,强行分散了戏剧焦点,反而削弱了危机的紧迫感和解决的爽感。”
她目光转向陆擎,“陆哥觉得呢?这样改,夏浅浅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专业权威会不会受到影响?”
陆擎放下咖啡杯,姿态依旧从容,仿佛讨论的只是道具摆放:“星窈的顾虑我理解。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大局观”,“《深空回响》毕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夏浅浅再强,也需要团队支撑。林薇薇这个助手角色,前期铺垫不足,观众认同感弱,在后期关键节点给她一些成长和闪光的机会,能有效平衡角色比重,也能侧面烘托夏浅浅作为领导者的培养能力。这是整体叙事的考量。”
他看向陈默,“陈导,您说对吧?而且,薇薇那边,王制片也提过,希望能有更多展现空间。”
“王制片”三个字,像一块沉重的砝码,无声地压在了天平上。陈默导演揉了揉眉心,眼神复杂地看了楚星窈一眼,带着明显的为难和妥协:“星窈啊,陆老师考虑得也有道理。整体结构上……这样安排确实能让剧情层次更丰富些。你先看看,找找感觉?实拍的时候我们根据现场再微调?”
又是“微调”!
又是这种和稀泥的缓兵之计!楚星窈看着陈默导演眼底的无奈,看着陆擎嘴角那抹胜券在握的弧度,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混杂着愤怒,几乎要将她淹没。
她知道,此刻再据理力争,只会被扣上“不顾大局”、“难合作”的帽子。陆擎用资本和人脉织就的网,正一点点收紧。
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翻涌的情绪,再抬起时,脸上只剩下一片近乎冷漠的平静。“好,我看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说,像隔着很远的距离。
接下来的几天,片场的气氛变得诡异。楚星窈沉默得像一块冰。她不再参与任何剧本外的讨论,收工就回酒店,对陆擎所有“专业探讨”的靠近都报以最礼貌也最疏离的回应。
她将所有的力气都压在了表演上。
拍摄被修改的“粒子流分析”戏份时,绿幕搭建的巨大主控台前,警报红光疯狂闪烁。
楚星窈饰演的夏浅浅站在中央,眼神锐利如鹰隼,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只剩残影,声音冷静到极致,每一个指令都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感。
当林薇薇饰演的助手按照修改后的剧本,指着屏幕某个角落,用刻意拔高的惊喜腔调喊出:“夏博士!你看这里!是不是也有异常?”时——
楚星窈没有如剧本所写立刻“欣慰”地转头。她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目光依旧牢牢锁在主控台的核心数据流上,只从喉间极其冷淡地吐出一个字:“嗯。”
随即,她手指动作更快,语速不变,清晰地下达后续指令,仿佛那个“发现”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