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0年前
未雨绸缪,锁定深渊
在圣血军团铁穹殿的最深处,时间仿佛凝固。天使铃从一次深度的、与灵渊交织的预知冥想中缓缓苏醒,她那双深邃的红色眼瞳中,没有往日的宁静,而是掠过一丝极其罕见的、混合着凝重与“果然如此”的锐利光芒。
在她看到的未来碎片中,一种并非源于自然,而是被人工制造、约束并作为动力核心的黑洞影像,如同黑暗中的幽灵,一闪而逝。那并非她所研究的、谨慎模拟的微观奇点,而是更加稳定、更加庞大、被禁锢在某种庞大引擎结构中的、散发着不祥幽光的人工黑洞。
她“听”到了空间被强大引力撕扯的哀鸣,“感受”到那股足以推动星舰进行超常规机动、甚至作为毁灭性武器能源的、狂暴而冰冷的力量。
“黑洞……引擎……”铃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研究室内回荡。她预知到的,并非遥远的、属于某个未知文明的模糊可能性,而是一种在不久的未来,似乎必然会出现的技术路线。这股力量一旦失控,或被用于侵略,其造成的破坏将远超任何已知的恒星能量武器或反物质炸弹。
她立刻连接了护使计算机。“小护,调出所有关于‘黑洞稳定性维持’、‘引力场约束’以及‘奇点能量萃取’的次级研究数据,优先级提升至最高。”
“指令确认。数据调取中。主人,检测到您的灵能波动出现异常峰值,与预知能力活跃特征吻合度92.1%。是否与此次数据调取相关?”
“是的。”铃没有隐瞒这个最亲密的伙伴,“我‘看’到了……有人走了我们未曾选择的另一条路。他们不是在模拟或提取,而是试图……‘驯服’宏观黑洞,将其作为引擎。”
“逻辑分析:该技术路线风险等级:‘末日级’。一旦成功且扩散,已知宇宙战略平衡将被彻底颠覆。一旦失控,可能引发区域性时空结构崩溃。”小护冷静地分析着后果。
“所以,我们不能等到那一天再仓促应对。”铃的声音恢复了绝对的冷静,带着一种洞悉先机的决断,“他们研究如何‘制造’和‘利用’黑洞引擎,我们就必须提前掌握,如何……‘稳定’与‘控制’它。”
一项全新的、目标极其明确且迫切的科研计划,在铃的意志下正式启动——“深渊枷锁”计划:黑洞稳定器的研究与开发。
“黑洞稳定器”的研发思路,与铃之前研究的“黑洞炮”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黑洞炮”的核心,是制造一个短暂存在、瞬间爆发、追求极致破坏的不稳定奇点。 而“黑洞稳定器”的目标,则是要长期维持、精确控制、化解其破坏性、甚至引导其能量。
这无疑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精密的挑战。其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
引力场平衡: 如何构建一个足以抵消黑洞本身巨大引力的“约束场”?这个约束场不仅要足够强大,还需要具备极高的稳定性,能够应对黑洞因吸收物质而产生的能量波动和引力涟漪。
能量疏导与转化: 被约束的黑洞依然在持续释放巨大的能量(吸积盘辐射、霍金辐射等)。如何安全、高效地将这些能量疏导出来,并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避免能量在约束场内积聚导致爆炸?
时空畸变补偿: 黑洞的存在会严重扭曲周围时空。稳定器必须能够实时监测并补偿这种畸变,确保自身结构不被撕裂,并能维持一个可供操作和接近的“安全区域”。
信息丢失悖论的规避: 任何落入黑洞的物体,其信息似乎都会消失。稳定器如何确保其控制信号和信息交互不被黑洞吞噬,维持有效的操控?
铃与“小护”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研究资源。她们以之前黑洞基础研究和粒子提取器的技术为基石,开始逆向推导稳定技术的可能性。
“小护,模拟基于多层叠加灵能场与反向引力生成器构成的‘动态平衡约束模型’。” “模型构建中……警告:模拟显示,在黑洞质量增长超过临界值0.7%时,约束场存在37.4%的概率发生谐振崩溃。” “引入概率云弥散算法进行场强微调,抵消谐振点。同时,设计多套冗余约束系统,确保单点失效不会导致整体崩溃。”
研究室内的全息投影上,无数代表引力线、能量流、空间曲率的复杂模型不断生成、碰撞、优化、破灭,再生成。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但铃的目光始终专注,没有丝毫动摇。她知道,现在投入的每一分心血,未来都可能挽救无数的生命与文明。
在物质宇宙的研究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铃也开始利用她与灵渊的深度联结,在这个独属于她的心象半位面中,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推演。
在灵渊那由意念构筑的星空下,她可以更加直观、也更加安全地模拟黑洞稳定器的运作。
她意念一动,灵渊的星空中央,一个微缩的、但物理规则完全拟真的黑洞模型便被生成。它旋转着,吞噬着周围模拟出来的星云物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