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过了许久,王博回来,悄无声息地坐在韩三屏旁边。
前排的评估人员一边看一边小声交流。
原本一个半小时的影片,最终评估用了两个多小时——若不是韩三屏在场,时间可能更长。
灯光再次亮起,韩三屏问道:“评估结果怎么样?”
付清立即汇报:“韩董,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商业片。
院线预估票房至少四千万。”
“哦?这么看好?四千万应该能回本了。”
付清额头渗出细汗,仍坚持专业判断:“只要排片和档期合适,我们有信心达成目标。”
“好,去安排吧。
唯一的要求是——加快进度。”
“明白,韩董。”
付清立刻带领团队整理资料,快步离开了放映室。
这时,王博才走过来。
“韩叔,是孙祺打来的。”
“哼,这小子有什么事,急什么?”
“不是,他说有重要的事想当面见您。”
“哦?”
韩三屏露出一丝好奇,转头问道:
“见我?他没说是什么事吗?”
王博轻轻摇头,回答道:
“他说事情很重要,电话里不方便说。”
“呵,这小子。”
韩三屏沉思片刻。
现在他是中影集团的董事长,对于相关领域的导演或制片人,见面必须小心,要注意影响。
“听说他现在在滇南和俞家那姑娘一起拍戏?”
“是的。”
“能有什么事,搞得神神秘秘的。
算了,毕竟是新晋坎城金棕榈得主,还是见一面吧。
你告诉他,下周安排时间。”
王博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呃,韩董,他说事情紧急,希望明天就能见您。”
“明天?这个时候?”
韩三屏眼神一变,看着王博:
“他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王博连忙摇头解释:
“绝对没有,这是集团办公室按您的指示安排的,消息绝对没有泄露。”
韩三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对王博还是信任的。
“嗯,好吧,你去通知他,让他明天来横店见我。”
“好的,我这就通知他。”
“喂,王哥。”
“嗯嗯…我知道了,我马上出发,不坐飞机了,直接开车,今晚就能到。
好的,谢谢王哥。”
孙祺挂掉电话,立刻开始收拾行李。
“师姐,我得马上去一趟横店,如果顺利的话,这事就能解决。
剧组的车我先开走了。”
说完,没等俞非鸿回应,他就转身跑了出去。
“老黎,跟我走一趟,开车送我。”
“去哪里?”
“横店。”
“拜托,我是港岛人哎,你让我在内地开车送你?”
“哎呀,有导航的,快点,我们轮流开,很急。”
“真是服了你了!”
横店,国贸大厦酒店。
这是《功夫之王》剧组为全体演员安排的临时住所。
国贸大厦在当时横店算是数一数二的,剧组在这方面确实符合中美合拍大制作的规格。
而且这里离横店影视城的片场很近,演员们“上班”——在《功夫之王》剧组不叫开工,只能叫上班——非常方便。
夜深人静,酒店外的街道寂静无声。
昏黄的路灯下树影摇曳,借着朦胧的月光,隐约能看到五楼窗边坐着一个身形纤细的少女。
刘一非又一次失眠了。
她抱着膝盖,下巴靠在膝盖上,侧头望着窗外的夜色,眼神空洞。
月光洒在她光滑的双腿上,却无人欣赏。
这样的画面透着一丝忧伤。
距离导演明可夫给出答复只剩下两天。
自从刘妈妈上次和小王总通话后,华艺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华艺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们很可能不会插手,反而想借此机会控制她们母女,为将来签下刘一非的经纪约打基础。
这五天来,刘一非过得并不轻松,心事重重,夜不能寐。
虽然刘妈妈曾安慰她:《功夫之王》这类大型合拍片关系复杂,即使是导演明可夫也无法随意决定。
这样受关注的项目,女主角人选不会轻易更换,否则会引起巨大反响。
在这个圈子里,即便演员受影响更大,制片方也不可能完全脱身。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换人。
刘小丽让她安心。
但刘一非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她,她学会了**思考。
即使不换人,对方也还有其他手段对付她,比如指责她耍大牌,或者大幅削减她的戏份。
尽管一直被母亲保护着,刘一非也听说过娱乐圈的黑暗面。
现在她对接下这部戏感到后悔,但合同已签,已经太晚了。
忽然,她看到远处开来一辆越野车。
车子驶入酒店停车场,停好后走出两个人,摇摇晃晃地朝酒店门口走来。
其中一个人的身影似乎很熟悉,但夜色浓重,距离又远,看不太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