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接取后的几天,一种高效而有序的忙碌节奏,取代了莱恩平日里近乎苦行僧般的研究生活。团队的雏形在一次次的讨论与协作中迅速变得坚实,每个人都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全力以赴。
莱恩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应对任务描述中提到的“复杂的古代符文防御系统”上。他几乎泡在了基石工坊和自己的临时工作间里,面前摊满了从禁区图书馆借出的、关于古代魔法机关和防护符文的典籍拓片,以及莉莉帮他整理归纳的相关案例摘要。
直接找到关于“星瞳”观测站防御系统的具体记载是不可能的,那些都是每个古代遗迹的核心秘密。莱恩能做的,是研究同时期、同类型的古代设施常用的符文陷阱类型、能量属性以及触发机制。他结合自己“符文语言”的理论,尝试去理解这些古代设计者的思路——他们是倾向于使用杀伤性的能量喷射,还是困敌的力场迷宫?是依赖物理触发,还是更精妙的能量感知?
基于这些研究和推断,莱恩决定为团队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道具。他动用了自己手头储备的一些基础材料——几小块对能量波动敏感的低品质“共鸣水晶”边角料,一些导能性良好的秘银丝,以及质地坚韧的魔兽皮革。
他的目标,是制作简易的【能量警示护符】。
这并非复杂的魔法物品,其核心原理很简单:利用“共鸣水晶”对特定频谱能量(尤其是常用于陷阱的扰动性能量,如奥术震荡、元素紊乱等)的敏感性,当佩戴者靠近这类能量源时,水晶会产生微弱的共鸣并发出肉眼可见的微光。
难点在于“特定”二字。莱恩需要精确地调整水晶内部被他用精神力刻下的微型引导符文,使其只对“非自然”、“带有恶意意图”的陷阱性能量产生反应,而忽略环境中正常存在的魔法波动,比如地脉能量或无害的照明光晕。
这对他近期修炼的【千丝共鸣冥想法】和精细魔力操控是一次绝佳的实践。他需要将精神力分出一缕,如同最精微的刻刀,在水晶内部那狭小的空间里,勾勒出能够精准过滤能量信号的微型符文结构。失败了好几次,不是敏感度不够,就是容易受到环境干扰误报。
最终,当他成功完成第一个护符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那枚用黑色魔兽皮革包裹着、中心镶嵌着一小块剔透水晶、用秘银丝勾勒出简约花纹的护符,静静躺在他的掌心。他将其靠近一个正在不稳定运行的、模拟陷阱能量的小型法阵,护符中心的水晶立刻散发出柔和但清晰的淡蓝色微光。而当他将其移开,靠近一盏普通的魔法灯时,光芒则迅速熄灭。
成功了!
莱恩精神一振,虽然疲惫,但成就感十足。他如法炮制,又精心制作了三枚,确保每一枚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都达到最佳。这几乎耗尽了他手头适合的材料和精神力,但在他看来,这是为团队安全做出的必要投资。
与此同时,在学院的公共休息室被临时充作“团队会议室”的角落里,莉莉展现了她那令人安心的后勤管理能力。一张长长的羊皮纸上,被她用清秀工整的字迹列满了物资清单:
【食物与饮水】:耐储存的黑麦面包、肉干、硬奶酪、净化水囊(附魔恒温)、提神茶叶……
【露营装备】:防水帐篷(四人份)、保暖睡袋、生火工具、净水符文……
【探险工具】:长度不一的绳索、岩钉、撬棍、铲子、备用照明水晶、信号棒、防虫药剂……
【急救物品】:消毒纱布、止血凝胶、解毒剂(通用及针对蛇虫)、缓解疲劳的药剂、固定夹板……
【其他】:备用衣物、个人卫生用品、记录用的纸笔……
每一项后面都标注了所需数量、已准备情况和负责人。大部分基础物资由她和艾伦负责从学院物资处申领或购买,而一些比较稀有或昂贵的,如强效解毒剂和附魔帐篷,维克多则主动表示可以由他来解决。
艾伦的任务简单直接,却至关重要。他几乎住在了战士分院的装备维护室,将他的那柄精钢战斧打磨得寒光闪闪,每一寸斧刃都找不到半点卷口。他那套新获得的【硬蜥皮镶铁护甲】被仔细地擦拭、上油,每一个搭扣和系带都检查无误。他还额外准备了一面适合山林行动的包钢小圆盾。用他的话说:“家伙事儿不弄利索,去了也是给那些古代机关当靶子。”
维克多的贡献则体现在信息和资源层面。他通过家族渠道,不仅搞到了一份远比学院提供的、更加精确的坠星山脉支脉及“星瞳”观测站周边区域的地形图,上面甚至标注了一些疑似小路、水源点和危险魔兽的活动范围。他还带来了一些关于古代星象师团体习俗的冷门知识,这些可能对理解观测站内部结构有所帮助。在莉莉的物资清单上,那几个价格不菲的稀有项后面,也很快被维克多打上了“已备齐”的标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