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最深处的隔离分析实验室,此刻成为了联盟所有希望的聚焦点,也是一座无声的战场。这里的寂静,比外界的废墟更加沉重,是一种被高度强化的、凝滞的、仿佛连时间都被冻结的静谧。
实验室中央,多重能量屏障和物理隔绝装置层层包裹,形成了一个绝对封闭的领域。其核心处,悬浮着的,正是那块从“窥探者”号上带回的、引发了无数牺牲与谜团的“钥匙”碎片。
它依旧是那副不起眼的模样:黑灰色,一人手臂长短,表面布满残破而古老的几何纹路,通体散发出一种吞噬光线的、死寂的冰冷。无论从哪个角度检测,它都像是一块在宇宙中飘荡了亿万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陨铁碎块。
然而,联盟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在艾拉的全面协助下,已经不眠不休地对其进行了数轮最精密、最彻底的扫描和分析,得到的结果却令人愈发困惑和……敬畏。
“第7-9轮扫描结束。结果……依旧无法解析。”首席材料科学家,一位以严谨和冷静着称的老者,此刻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挫败感,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着眉心,“所有已知的粒子束、能量波、引力微探针……甚至是我们最新研发的量子层面共振扫描……都无法穿透其表面以下百万分之一毫米的深度。它……它就像是一个信息黑洞。”
另一名专注于能量领域的科学家接口道:“不仅是无法探测内部,它本身也拒绝与任何形式的能量发生交互。不反射,不吸收,不辐射。我们施加的任何探测能量,都像是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表面温度恒定在绝对零度,但奇怪的是,周围空间并未出现预期的热力学效应。”
“更诡异的是它的时空属性。”一位时空物理学家指着复杂的模拟图谱,眉头紧锁,“它周围的时空曲率呈现出一种……绝对平滑的状态。不是稳定,是平滑!仿佛一切时空涟漪、量子涨落,在靠近它时都被某种力量强行‘熨平’了。这种效应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而且……它的‘平滑’方式,不符合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时空模型。”
实验室里陷入一片沉寂。这块碎片的物理特性,已经超出了当前联盟科学体系的认知范围。它并非坚硬到无法破坏——事实上,没人敢真的去尝试破坏它——而是根本“无法被理解”。
艾拉的全息影像悬浮在一旁,她的数据流如同沉默的瀑布般飞速刷新,显然也在全力进行计算和推演。“根据‘窥探者’号最后传回的数据,以及玛拉舰长昏迷前紧握的存储器信息,”她开口道,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却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凝滞,“这块碎片在特定条件下,曾被意外激活,展现出两种特性:一是产生局部空间的绝对稳定场;二是可能与某个未知源头发出了接收反应,并指向一个名为‘虚无之眼’的坐标。”
她将那段残缺的坐标数据和那段诡异的信息——“坐标……确认……‘虚无之眼’……同步率……不足……碎片……归位”——投射到主屏幕上。
“问题的关键在于,”艾拉继续道,“我们无法复现那种‘激活’。它所需的‘特定条件’,我们毫无头绪。可能是某种独特的能量频率,可能是某种意识层面的共鸣,也可能是……我们尚未知晓的某种宇宙基本力的应用。”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这就像是一个原始人得到了一个需要指纹和密码解锁的智能手机,知道它威力无穷,却连如何点亮屏幕都做不到。
“或许……我们需要换个思路。”一个年轻的声音怯生生地响起。是团队里最年轻的心理-物理学专家,她一直专注于研究那块碎片可能存在的意识层面影响。“既然常规物理手段无效,而它又是在‘窥探者’号成员遭遇极端精神冲击时被发现的……它是否……会对意识或灵能产生反应?”
这个提议很大胆,甚至有些疯狂。在经历了“寂静尖叫”的恐怖之后,主动用意识去接触一个来自深渊的未知造物,其风险难以估量。
但此刻,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滑开了。林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以往的深邃与锐利。他刚刚去看望了依旧昏迷的苏萤和状态极不稳定的“深渊之眼”幸存者。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了隔离场中的那块碎片上。在他的混沌双瞳视野中,这块碎片呈现出一种极其奇特的景象:它并非单纯的物质,其周围萦绕着一层极其稀薄、却无比坚韧的、仿佛由最根本的宇宙规则编织而成的“壳”。这层壳隔绝了一切,却也隐隐与他体内的秩序碎片以及混沌核心产生着一种极其微弱、近乎幻觉般的共鸣。
“让我试试。”林烬平静地开口。
“指挥官,这太危险了!”首席科学家立刻反对,“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正因为一无所知,才需要尝试。”林烬走向隔离场,步伐稳定,“苏萤无法行动,我是目前对法则层面感知最敏锐的人。如果它真的需要某种特殊‘钥匙’才能开启,或许我的力量能起到一点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