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行者号像一枚被投入狂暴熔炉的种子,瞬间被五光十色、却又致命无比的能量湍流所吞没。外部监视器传回的画面疯狂扭曲、闪烁,最后彻底被一片刺眼的雪白和杂乱的色块取代,只能偶尔在间隙中捕捉到外界空间那令人眩晕的折叠和撕裂感。
“外部传感器离线百分之八十!剩余传感器读数可靠性低于百分之三十!”驾驶员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努力保持着镇定,但背景里是潜航器结构承受巨大压力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呻吟声。
“维序力场全功率输出!稳定姿态!我们像是在被无数只无形巨手撕扯!”副驾驶员紧张地报告,双手死死握住控制杆,对抗着外界混乱的力量。
林烬坐在主舱室内,身体被特殊的缓冲力场固定着。他没有去看那些失真的屏幕,而是闭着双眼,混沌双瞳在眼皮下微微转动。他的感知延伸出去,并非依靠仪器,而是直接触碰着周遭那混乱到了极致的法则脉络。
这是一种极其诡异的体验。常规的物理定律在这里变得支离破碎,时而重力异常,时而时间流速出现微小的偏差。空间不再是平滑的连续体,而是布满了褶皱、断层和旋涡。前一秒潜航器可能还在平稳滑行,下一秒就仿佛撞上了一面无形的墙壁,或者被抛入一个急速下坠的深渊。
“左舷三十度,空间褶皱!规避!”林烬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驾驶员几乎本能地听从,猛拉操纵杆。潜航器以一个近乎扭曲的姿态侧滑出去,几乎是同时,他们原本所在的位置,空间像一张纸般被无形的手揉成一团,又猛地弹开,爆发出足以撕裂常规合金的能量乱流。
“老天…”副驾驶员惊出一身冷汗,“谢谢,指挥官!”
“继续前进,偏转轴向,循着能量密度最高的区域。”林烬继续指示,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这种环境下持续感知和预判,对他的精神和力量都是巨大的消耗。他能“看”到的,并非清晰的图像,而是无数法则线纠缠、碰撞、断裂又重组的混乱轨迹,如同观测一场永无止境的、微观层面的宇宙大爆炸。
石坚的声音从工程岗位传来,骂骂咧咧却带着兴奋:“妈的,这鬼地方的法则压强简直变态!老子的维序力场发生器都快过载了!不过…嘿嘿,数据宝贵啊!回去够那帮小子研究几年了!”
艾拉的声音则带着一种学者式的凝重:“记录中的描述远不及亲身经历的万分之一。这种环境…难怪能催生出‘法则结晶体’这种奇物。指挥官,请尽量感知能量流动的‘节律’,再混乱的湍流也可能存在某种深层、隐晦的模式,结晶往往形成于相对‘节律’清晰的节点。”
林烬嗯了一声,尝试按照艾拉的提示去感知。但这谈何容易,那所谓的“节律”隐藏在无数噪音之下,如同在亿万人同时呐喊的广场上分辨一根针落地的声音。
潜航器继续艰难地深入。
突然,一阵奇异的、非声波的震动感传遍船体。并非冲击,更像是一种…共鸣?
“检测到异常谐波…来源不明…正在分析…”科学官的声音带着疑惑。
紧接着,主舱室内光线一暗,数个屏幕上的乱码和雪花短暂地清晰了一瞬,映照出一些…难以名状的影子。
它们并非实体,更像是凝结的光,或是扭曲的能量本身。形态在不断变化,时而如同半透明的、摇曳的水母,触须漫舞;时而又散开成一片朦胧的星雾;时而又凝聚成具有几何美感、却瞬息万变的复杂结构。它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潜航器周围,仿佛是从能量乱流中自然诞生,好奇地环绕着这个闯入它们领域的异物。
“流影水母…”艾拉低呼一声,语气中带着警惕,“资料库中提到过,活跃能量区可能诞生的能量生命体!它们没有固定形态,以环境能量为食,但其核心意识极其原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难以预测!”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一只较大的“流影水母”缓缓飘近,它的一条光带般的“触须”无意间擦过潜航器的护盾。
滋啦——!
刺耳的能量尖啸响起,护盾亮度猛地一暗,系统发出过载警告!
“它…它在吸收护盾能量!”工程岗成员惊呼。
那“流影水母”被护盾的反击能量弹开,似乎受到了惊吓,整个形体剧烈波动起来,散发出不满和困惑的情绪波动——这波动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意识层面,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恶心。
“不好!它情绪不稳!”苏萤的声音通过通讯传来,带着急切。即使在外围的曙光纪元号上,她也能通过林烬和潜航器作为中介,模糊地感受到那里的意识波动。“它的情绪波动正在影响周围的其他能量体!”
果然,周围那些原本只是好奇环绕的流影水母,像是受到了感染,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它们的光芒变得闪烁不定,形态变化更加剧烈,散发出混乱的、带着轻微敌意的意识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