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十字架飞行器的诡异退去,并未带来丝毫松懈,反而像一片更浓重的乌云笼罩在“摇篮”上空。它的目的、它的来历、它与那万古信号和清洗派可能存在的关联,一切都还是未解之谜。而核心区封印那短暂的异常脉冲,更是如同悬顶之剑,提醒着众人内部的隐患远未消除。
控制室内,气氛凝重如铁。
林烬掌心中,那枚由艾拉·星语者交付的权限“种子”已彻底融入,与他的意识无缝连接。此刻,他仿佛真正与“摇篮”这片天地呼吸与共。世界树的能量流转、每一块浮空大陆的生态循环、乃至最细微的自动化单元的运作,都如同掌观纹般清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但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具体和沉重的责任。他能清晰地“触摸”到核心区外部那道坚固却已隐现细微涟漪的封印,以及其下那令人心悸的、如同休眠火山般的恐怖能量源——源核碎片。
“外部威胁暂退,但未知仍在。内部隐患潜伏,不可不防。”林烬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目光扫过众人,“坐守‘摇篮’虽能得一夕安寝,却无异于坐以待毙。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看清敌人是谁,身在何处。”
他的目光落在主屏幕上那浩瀚的星图,最终定格在两个坐标上:一个是光海前哨基地的大致方向,另一个,则是那遥远神秘信号传来的、艾拉·星语者称之为“回响”的虚无疆域。
“我们需要联系,需要眼睛,需要延伸出去的手臂。”林烬斩钉截铁,“启动‘星门计划’。”
星门!
这个词让众人精神一振。在执笔人文明的科技树中,星门代表着超远距离、近乎实时的空间连接,是进行星际航行和构建文明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据库中有星门的完整建造技术,”艾拉(AI)迅速响应,“但建造一座哪怕最小型的星门,也需消耗海量资源,尤其是用于稳定空间通道的‘虚空结晶’和驱动其运行的‘零点能量核心’。”
“资源不是问题。”林烬的意识微动,调出了“摇篮”的资源分布图,“第七号浮空大陆地下蕴藏着一条巨大的虚空结晶矿脉,虽然开采需要时间,但储量足够。零点能量核心的制造图纸和所需材料,数据库中也已列明,‘摇篮’的工业基础可以支持。”
“技术呢?我们的人手……”明心道人略显担忧。星门技术太过高深,绝非一蹴而就。
“由艾拉(AI)主导,调动‘摇篮’所有自动化建造单位和工程机器人。我们的人,负责学习、监督和关键决策。”林烬早已思考周全,“这是最快的方式,也是我们学习提升的机会。”
计划迅速被制定并下达。
整个“摇篮”如同一个精密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只不过,这一次的目标从防御和修复,转向了开拓与连接。
大量的工程机器人如同潮水般涌向第七号浮空大陆,建立矿场,开始日夜不休地开采晶莹剔透、内部仿佛有星光流转的虚空结晶。特殊的冶炼工厂被搭建起来,将这些坚硬的晶体提炼、塑形成星门所需的复杂构件。
另一边,更加精密的自动化工厂开始生产制造零点能量核心所需的各种稀有合金和超导材料,艾拉(AI)的核心算力几乎全部投入了对能量核心的模拟计算和制造流程优化中。
林烬也没有闲着。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星门的技术海洋里,凭借着与“摇篮”的连接和自身强大的领悟力,疯狂吸收着这些远超人类文明理解范畴的知识。左眼的星火为他提供着无尽的推演算力,右眼的死寂则让他能洞察空间结构的细微奥妙,避免走入技术歧途。
苏萤陪伴在他身边,秩序碎片的光芒不仅能稳定林烬因高强度学习而偶有波动的心神,其蕴含的秩序法则对理解空间稳定技术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助益。
石坚则带着战士们负责保卫各个关键工地,虽然目前并无外敌来袭,但无人敢放松警惕。明心道人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星门计划优先的同时,不影响“摇篮”自身的生态维持和基础建设。
艾拉·星语者在医疗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好转,已经可以离开医疗平台,乘坐悬浮椅活动。她成为了星门计划最宝贵的顾问,许多技术细节和潜在风险,都需要她来自万年前的实践经验进行指点。
“这里的空间曲率校准参数需要微调,否则初次启动时容易产生足以撕裂舰船的能量湍流。”她指着全息设计图上的一个复杂公式说道,指尖轻点,便修改了几个参数。
“能量核心的注入序列必须绝对精确,毫秒级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核心过载爆炸。”她神色严肃地警告。
有了她的加入,星门计划的推进速度大大加快,也避免了许多可能致命的错误。
时间在忙碌中飞速流逝。
一座庞大无比的、由无数虚空结晶构件和闪烁着幽蓝能量的管线构成的环形设施,在世界树附近一片特意清理出的巨大平台上,逐渐拔地而起。它散发着柔和的空间波动,如同一个沉睡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