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环视三位新结义的兄弟,朗声道。
“二弟、三弟、四弟,既为兄弟,便是一家人!武某在江湖漂泊,也结识了几位肝胆相照的结义手足,日后若有缘相遇,还望三位兄弟多加照拂,莫要生疏。”
他随即简单介绍道。
“一是在孟州道十字坡开店的张青、孙二娘夫妇。此二人性情好结识英雄好汉,而且也重情重义,我与他们一见如故,便结拜成了兄弟。”
“二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以及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此几位皆是胸怀大志、为民请命、敢作敢当的好汉,武某敬其为人,结为金兰。”
听闻朱瞻基提及这些江湖人物,林冲、王进、徐宁三人神色各异,但并无轻视之意。
王进沉稳点头:“大哥放心!既是大哥的兄弟,便也是王某的兄弟。江湖路远,他日若遇,定以礼相待,共叙兄弟情谊。”
他身为资深教头,深知江湖水深,但更重朱瞻基的情面。
林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身处禁军,与江湖豪杰本有界限,但此刻结义之情重于一切,也抱拳郑重道。
“哥哥放心,三弟也省得!大哥的兄弟,便是林冲的兄弟!但有所需,力所能及之处,绝不推辞!”
他心中暗忖,这位大哥的交友,果然非同凡响。
徐宁最为直爽,朗声笑道:“哈哈!妙极!大哥的兄弟,就是咱的兄弟!日后若见,定要好好喝上几碗!”
朱瞻基见三人反应真诚,心中欣慰,知道这层关系算是铺垫下了。
结义之喜,岂能无酒?
随后王进大笑着,大手一挥。
“今日天大喜事,岂能无酒?来人!备上好酒好菜!我等兄弟,当不醉不归!”
仆役早已备齐。四人移步厅堂,撤去香案,换上丰盛酒席。
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朱瞻基虽不贪杯,却也开怀畅饮。
林冲、徐宁、王进更是豪情勃发,频频举杯相敬。
王进感慨道:“能得大哥为兄,实乃我三人之幸!若非大哥点拨,王某枪法焉能精进如斯?”
林冲亦举杯,眼中满是敬服:“大哥神技,点穴疗伤,枪法通神,更兼洞悉世事,林冲五体投地!敬大哥!”
徐宁更是拍着桌子:“痛快!今日结义,又得遇大哥这般神仙人物!四弟我干了,大哥随意!”
说罢一饮而尽。
四人推杯换盏,纵论武学,畅谈天下,兄弟情谊在酒意中愈发醇厚。
直至深夜,林冲、徐宁皆已醉眼朦胧,王进也满面红光,朱瞻基体质不凡,所以依旧能保持清醒。
一场结拜宴,尽欢而散。
林冲、徐宁由家仆搀扶各自归家,朱瞻基与王进便在府中歇下。
次日告别。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
朱瞻基已收拾妥当,准备辞行。
王进、林冲、徐宁三人闻讯,不顾宿醉头痛,急忙赶来相送。
王进挽留道。
“大哥!何故如此匆忙?何不多住几日?我等兄弟正好多多请教!”
林冲也道:“是啊大哥!昨日酒酣,未尽兴!今日正该再切磋一番!”
徐宁更是直接拉住朱瞻基的衣袖。
“大哥!四弟我还没学够呢!那枪法的奥妙之处,你还没细说!再多留几日吧!”
朱瞻基看着三位情真意切的兄弟,心中微暖,但去意已决。
他抱拳正色道。
“二弟、三弟、四弟盛情,武某心领!非是武松不愿多聚,实是身负要事,刻不容缓,需即刻动身前往大名府一行。江湖虽大,你我兄弟必有重逢之日!”
他目光扫过三人,语重心长地再次叮嘱。
“望三位兄弟……务必谨记前言,善自珍重,如履薄冰,护得家小周全。东京非善地,切记!切记!他日江湖再会,定当与三位兄弟痛饮三百杯,再论英雄!”
王进三人见朱瞻基去意坚决,且言明身负要事,虽万分不舍,也不好再强行挽留。
王进代表三人,郑重抱拳:“既如此……大哥一路保重!山高水长,盼大哥早日归来!”
林冲、徐宁亦齐声道:“大哥保重!”
朱瞻基深深看了三位兄弟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走出王进府邸。
他的身影很快融入汴梁城清晨渐起的喧嚣与薄雾之中,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却已在三位禁军教头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沉甸甸的牵挂。
朱瞻基目光投向北方,心中已有定计。
‘下一站,大名府。’
身影一闪,如鬼魅般消失于灯火阑珊的街角。
东京的繁华笙歌依旧,只留下三位禁军教头心中,因那绝世枪法、警世之言以及“武天王”身份掀起的滔天巨浪,久久无法平息。
离开东京汴梁的喧嚣与暗流,朱瞻基的身影如一阵轻风,飘向北方重镇——大名府。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那水浒武力天花板,河北三绝(武、财、貌)玉麒麟,卢俊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