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阴残星如碎玉般隐没于东方黛色天幕时,咸阳城的朱雀阙门正被晨露浸得泛着冷润的青灰,三道霞光却如金箭般骤然叩响门扉,那光里裹着昨夜月华的清寒与《万象鉴》残页的古意,在门环上撞出细碎的玉磬声。我立于阙下,掌心托着九粒赈灾宝丹,丹体流转着琥珀色的光纹,那是昨夜淬炼残页时,从万象灵气中析出的赈灾精魄,每一粒都裹着三川郡十余年饿殍的怨念余温。指尖轻弹,宝丹化作九道流光,撞向三川郡那片被腐土堰塞的怨念盘,只听轰然一声,怨念盘如碎冰般崩解,四百只紫绢包从丹核中弹射而出,绢面绣着青秫粟种的纹样,落地便化作流萤,翅尖带着荒旱的焦黄色预兆,成群结队地撞向御书房的方向。御案上堆积的灾异祥晦奏扎足有十丈高,最顶端的那本写着“三川郡大旱三月,民有易子而食之兆”,流萤撞在奏扎上,纸页竟泛起湿润的光泽,仿佛要将旱情的焦渴尽数吸去。
御史台内,鎏阴鉴盘正置于殿中高座,盘身刻着二十八星宿的纹路,平日里读数只是淡淡的银线,此刻却突然爆突成火舌状的裂云线,红得刺眼。一位焦额文臣扑到鉴盘前,他的官帽歪斜,袍角沾着墨渍,看清读数后突然尖叫起来,声音里满是惊恐:“洛西蝗雾五寸深!”话音未落,砚池中的黑墨突然沸腾起来,化作一团黑霾向外扩散,文臣吓得连连后退,撞翻了身后的书架,竹简散落一地,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在这时,宗庙方向传来一声雷鸣,镶嵌着九鼎符箓的清赈仪轨车从宗庙西壁撞出,车身上的符箓闪烁着金光,车轮碾过青石板,留下一道道水痕,仿佛能滋养干裂的土地。千架木牛流马紧随其后,它们体内熔炼的上古农经典籍碎片突然发出齐声啼鸣,那声音像是五谷生长的拔节声,又像是先贤的低语,木牛流马的尾椎齿轮间隙中,竟缓缓生长出二十四种抗旱粟谷的光影嫩芽,嫩芽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麦香,让殿内的空气都多了几分生机。
太子扶苏身着旧袍,站在官仓前,袍角被风掀起,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里,他将旧袍裁剪成七十二张祈丰檄文符,符上用朱砂画着五谷丰登的图案,每一笔都带着对百姓的关切。手持长戟,他猛地向前一挥,长戟劈开官仓前那层黏腻百年的贪蠹禁制,禁制如蛛网般破碎,散发出腐朽的气息,那是历任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留下的恶浊之气。被赵高通使捏造的九宗窃粮案卷,此刻正摊在监吏脚边,纸页突然开始抽搐,像是在控诉其中的冤屈。我走上前,弯腰将盐碱地最深层的死咒岩层捧起,岩层泛着灰白的死气,我运起灵力,将其碾作细白霜屑,轻轻撒向城外的阡陌,霜屑落地的瞬间,数万段浸溃旱魁灵髓的陇道裂痕突然开始震动,接着竟反涌出澄净的沃泉,那泉水带着十三代贤令温养的暖意,顺着裂痕流淌,滋润着干裂的土地。
章邯手捧镶入血盟谱的双蛟铎,站在城楼上,他的发髻散乱,眼中满是怒火,突然冲冠咆哮:“饥匪啸聚龙门阪!”声音如惊雷般传遍咸阳城,悬甲兵士们听到喊声,立刻握紧手中的长矛,矛尖霎时结满寒潭冰锥纹路,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随时准备迎战。然而,黑压压的灾民队伍却在我掀开九盅伏藏社稷黍米的天威甗器时倏然顿足,天威甗器打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米香弥漫开来,那是社稷黍米特有的香气,带着国泰民安的祈愿。四足瑞兽衔日图腾从甗器中飞出,自半空覆压向三百亩龟裂田亩,瑞兽的影子落在地上,化作一层金光。被旱魅抽碎的麦梗突然动了起来,重新扎进裂谷底部,像是有了生命般,努力舔舐着七缕遗粟龙脉的根系,麦梗顶端渐渐冒出嫩绿的芽尖,给这片荒芜的土地带来了希望。
1. 朱雀霞光启灾厄,宝丹破怨唤农灵
城阙上方十丈阴霾原本如墨汁般浓稠,此刻却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搅动,边缘开始泛出稻芒般的金黄色,像是阳光穿透麦浪的颜色,一丝丝、一缕缕地扩散开来,城阙上的砖瓦都被染上了一层暖光,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宫卫们手持长戈,正警惕地巡视着四周,突然有人指着北门阙大喊,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惊见北门阙的千年玄甲竟然自行脱落,那玄甲是秦国开国时流传下来的,甲片上布满了岁月的锈迹,边缘有些卷曲,平日里牢牢地嵌在北门阙的城墙上,此刻却突然发出“咔哒”的声响,甲片一片片自行脱落,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那裂甲缝里生着黄黍!”一个年轻的宫卫惊讶地喊道,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仓皇攀上垛口的执戟郎想要看得更清楚,却被扑面而来的穗雨激得踉跄跌落,穗雨是金黄色的,带着淡淡的谷物香气,他的十指缝挟带的断锈在接触到穗雨的瞬间,悉数融解,化作四十九条活络农渠,农渠在空中蜿蜒盘旋,最终落在地上,贯通了十二个被苛捐压榨的重灾县治,渠水潺潺流淌,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