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辰州符古墓
民国二十三年秋,湘西辰溪县的深山里,枯黄的茅草没过腰间,风一吹就卷着腐叶簌簌响,像有无数只手在暗处扒拉着地面。陈家洛蹲在一处塌陷的土坡前,手指捻起一点黑褐色的泥土,凑近鼻尖闻了闻 —— 土腥味里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朱砂气,这是湘西古墓特有的 “符土”,专用来镇压地下邪祟。
“陈爷,这就是老猎户说的‘鬼见愁坡’吧?” 旁边的伙计小三子攥着腰间的罗盘,声音发颤。罗盘指针疯了似的转着圈,根本定不了向,“邪门得很,刚进山时还好好的,一到这儿连太阳都瞧不清了。”
陈家洛没说话,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图纸,是他上个月从长沙古玩市场淘来的 “辰州符墓手札”。图纸上用朱砂画着一座古墓的轮廓,墓门上方标注着 “玉骨镇邪符” 五个篆字,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符存则尸安,符失则墓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找到这枚失传的玉骨符 —— 据说符身是用上古玉骨雕成,能驱邪镇尸,在古玩黑市上能换半条街的铺子。
“把‘洛阳铲’给我。” 陈家洛接过工具,朝着土坡下扎了下去。铁铲没入三尺深,拔出来时,铲头沾着的土粒里混着几缕暗红色的丝线,像极了人头发。小三子看得眼皮直跳:“陈爷,这…… 这不会是‘血尸土’吧?我听我爹说,埋过血尸的土才会缠头发。”
“慌什么?” 陈家洛从怀里摸出个青铜哨子,吹了声短促的哨音。哨音刚落,坡下的茅草突然往两边倒,露出一道半人高的石门。石门上刻满了扭曲的符纹,正中间嵌着一个凹槽,形状与手札上的玉骨符一模一样。更诡异的是,石门缝隙里渗出淡淡的白气,凑近了能闻到一股甜腻的腐味,像是蜜饯泡在了尸水里。
“准备好家伙。” 陈家洛摸出腰间的 “黑驴蹄子” 和 “糯米袋”,又给小三子递了一把 “桃木匕首”,“湘西古墓多机关,一会儿见了不对劲就撒糯米,别省着。”
小三子刚点完头,石门突然 “吱呀” 医生自己开了条缝。一股冷风从缝里灌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罗盘 “啪” 地一声摔在地上,指针断成了两截。陈家洛心里一沉 —— 这是 “活人勿进” 的征兆,可玉骨符近在眼前,他没理由退。
两人猫着腰钻进墓道,里面黑漆漆的,只能靠手里的 “磷火折子” 照明。墓道两侧的墙壁上,每隔几步就嵌着一盏 “长明灯”,灯油泛着青绿色的光,照得墙上的壁画愈发狰狞:画上是一群穿着道袍的人,正围着一具棺材念咒,棺材里伸出一只青灰色的手,手里攥着一枚玉色的符 —— 正是玉骨符。
“陈爷,你看这儿!” 小三子突然停住脚,指着脚下的地面。墓道中间铺着一层青石板,石板上刻着 “辰州八卦阵”,每个卦象里都嵌着一枚铜钱,铜钱上的字已经模糊,只有 “镇邪” 两个字还能看清。更要命的是,石板缝隙里爬着密密麻麻的黑色虫子,身子比筷子还细,头上顶着个红色的脑袋 —— 是湘西最毒的 “尸蹩”,专吃腐肉,饿极了连活人都啃。
陈家洛刚要逃出 “硫磺粉”,就听身后传来 “哐当” 一声,墓门居然自己关上了。紧接着,墓道两侧的长明灯 “呼” 地一下全灭了,只剩下磷火折子的微光。小三子吓得尖叫起来,手里的桃木匕首掉在地上,正好砸在青石板上。
“别喊!” 陈家洛压低声音,可已经晚了。石板下突然传来 “簌簌” 的声响,无数只尸蹩从缝隙里钻出来,顺着两人的裤腿往上爬。陈家洛赶紧撒出硫磺粉,尸蹩遇着硫磺就缩成一团,可后面的尸蹩还在涌,像是无穷无尽。
“往前面跑!” 陈家洛拉起小三子,朝着墓道深处冲。跑了没几步,脚下突然一空,两人顺着台阶滚了下去,重重摔在一间耳室里。耳室中央摆着一口朱漆棺材,棺材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符纸,上面的朱砂字已经褪色,正是辰州符里的 “镇尸符”。
“玉骨符…… 会不会在棺材里?” 小三子捂着摔疼的胳膊,声音发颤。
陈家洛没说话,绕着棺材走了一圈。棺材四角各压着一块青砖,砖上刻着 “金木水火土” 五行字,砖缝里渗着暗红色的液体,像是凝固的血。他刚要伸手去揭符纸,就听耳室的角落里传来 “咚” 的一声,像是有人在敲墙。
“谁在那儿?” 陈家洛摸出黑驴蹄子,警惕地盯着角落。
角落里的阴影里,慢慢站起一个人影。那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手里拿着一把柴刀,脸上沾着泥土,眼睛却亮得吓人:“你们是来偷玉骨符的?”
小三子吓得往陈家洛身后躲,陈家洛却认出了那人的打扮 —— 是湘西守墓人后裔的装束,身上带着 “守墓符”,刀把上还缠着驱邪的红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