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新篇?跨星系文明对话 番外篇二 联盟立公约,灵韵续薪火
“全域跨星系共生体系” 23 方文明的代表,在初心星 “跨星系共生枢纽” 召开 “宇宙共生联盟成立大会” 时,2000 万光年外的 5 组新同源信号已完成分类 —— 信号均来自 “灵韵星系群”,核心编码单元除与 “九纹共生” 符号基础单元一致外,还包含独特的 “灵韵波动纹”,且信号中反复出现 “文化传承断裂” 的语义片段(通过符号交流网络的 “全域语义库” 深度解析)。
“灵韵波动纹的频率特征,与地球史前‘彩陶灵韵纹’的‘文化编码逻辑’完全一致,” 林晚秋作为大会主持人,展示灵韵信号的分析报告,“信号中提到的‘文化传承断裂’,在异星‘星芒古籍’中曾有记载 —— 百万年前,灵韵文明是远古协作网络的‘文化传播节点’,擅长用符号记录文明记忆,如今他们的‘灵韵符号库’濒临丢失,急需帮助重建文化传承体系。”
大会随即通过《宇宙共生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将 “全域跨星系共生体系” 升级为 “宇宙共生联盟”,明确联盟的核心使命是 “以九纹共生为基,以共生公约为纲,连接宇宙同源文明,传承跨时空薪火,共护星海文明多样性”。
联盟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宇宙共生公约》。23 方文明代表经过 15 天的多轮磋商,结合远古协作网络的 “三诺初心” 与现代共生实践,最终确定公约的 “五大核心条款”:
符号传承条款:以 “九纹共生” 符号为基础,建立 “宇宙符号基因库”,收录各文明的符号体系与文化记忆,防止传承断裂;
能源共享条款:构建 “全域能源均衡调配机制”,优先保障能源短缺文明的基础需求,禁止以能源为筹码进行技术垄断;
危机共防条款:建立 “联盟级危机响应中心”,任何文明遭遇宇宙灾害或文明危机时,联盟成员需在 72 小时内启动援助;
文化尊重条款:尊重各文明的文化差异与发展路径,禁止以 “文明优越论” 干涉他文明内部事务;
探索协作条款:联合开展宇宙同源文明探测,共享探测数据与技术,共同拓展共生网络的边界。
“这五大条款,是百万年前‘三诺初心’的宇宙级升级,” 沈青崖作为联盟首任议长,在公约签署仪式上强调,“从‘符号互通’到‘符号传承’,从‘资源共享’到‘能源均衡’,从‘风险共担’到‘危机共防’—— 我们不仅在延续远古协作的信念,更在为宇宙文明的共生,制定可持续的规则。”
23 方文明代表依次用各自的文明仪式签署公约:地球代表用甲骨文在公约副本上盖章,星隧代表用环形能量纹烙印签名,晶核代表用晶核震荡纹刻下文明标识,最终 23 份副本共同存入 “宇宙符号基因库”,作为联盟的 “文明信物”。
公约签署后,联盟立刻启动 “灵韵星系群探测计划”,组建 “联盟级探测舰队”—— 舰队由 23 方文明各派出 1 由核心探测器组成,旗舰为升级后的 “共生五号”,搭载 “九纹共生符号文化模块”(用于重建灵韵符号库)、“全域能源应急补给系统”(基于晶核能源技术)、“灵韵波动解析仪”(专门破解灵韵文明的文化信号)。
舰队启航前,23 方文明共同为 “共生五号” 注入 “文化初心能量”—— 每方文明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如地球的 “龙凤纹”、光脉的 “光脉传承纹”、螺旋的 “螺旋记忆纹”)融入舰队的 “文化信号发生器”,确保舰队能向灵韵文明传递 “文化尊重与协作” 的信号。
“这次探测不仅是寻找新的同源文明,更是《宇宙共生公约》的首次实战检验,” 林晓雅作为舰队文化顾问,在启航仪式上表示,“灵韵文明的文化传承危机,需要我们用‘符号传承条款’的共识去解决,用 23 方文明的文化记忆去帮助他们续接薪火 —— 这才是‘宇宙共生’的深层意义。”
舰队在穿越 “超远引力透镜区” 时,遭遇了 “信号失真” 的挑战 —— 引力透镜导致灵韵信号的 “灵韵波动纹” 出现严重扭曲,若无法修正,将无法精准定位灵韵星系群的核心行星,甚至可能误判文明需求。
“我们可以激活‘文化信号发生器’中的‘远古文化校准纹’,” 和小雨提出解决方案,“地球团队在整理‘彩陶灵韵纹’时发现,这类符号具有‘抗干扰校准功能’—— 通过与‘九纹共生’符号的文化能量共振,能抵消引力透镜的信号扭曲,就像史前人类用‘彩陶纹’校正陶器烧制的火候,我们用文化符号校正信号失真。”
舰队随机启动 “文化校准程序”,“文化信号发生器” 释放的 23 方文化符号能量,与 “九纹共生” 符号形成 “文化共振场”,成功将灵韵信号的失真率从 45% 降至 5% 以下,精准锁定灵韵星系群的核心行星 ——“灵韵三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