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暴风雪的生死考验,“雪狼”大队带着一身疲惫与冰霜,终于返回了联军控制区,并立刻向宁安支队前指报到。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见到他们安全归来,都松了口气,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消散。
“回来就好!你们带回来的‘铁砧’布防图非常关键!”李支队长用力拍了拍林锋的肩膀,随即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眼下有个更棘手,也可能更关键的任务,需要你们去尝试。”
他引着林锋走到作战地图前,手指点向四平以北、更靠近中长铁路线的区域。“根据上级通报和我们自己的情报,苏军驻扎在榆树屯的一个步兵营,近期活动异常,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在为撤离做准备。”
王指导员接口道:“他们手里,控制着附近一个原日军遗留的中型军火库,里面据说还有不少我们急需的武器弹药,尤其是炮弹和反坦克武器。如果能让苏军在撤离时,哪怕只是默许,或者‘疏忽’地留下部分装备,对我们坚守四平,乃至后续的战斗,都将是巨大的帮助。”
林锋立刻明白了任务的敏感性和艰巨性。与苏军打交道,比面对明刀明枪的敌人更加复杂。他们既是曾经的盟友,此刻又态度暧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外交纠纷,甚至直接冲突。
“上级希望我们尝试与榆树屯的苏军进行非正式接触,”“启明星”老吴的声音通过电文传来,语气严肃,“目的是探明他们的真实意图,特别是对那座军火库的处理方式,并尽可能争取一些援助。记住,是接触,不是冲突,分寸一定要拿捏好!‘雪狼’的形象和纪律,在此一举。”
林锋沉吟片刻,问道:“有具体的联络渠道或接头人吗?”
“没有。”老吴的回答很干脆,“只能靠你们自己想办法接近,并让对方愿意交谈。语言也是个问题…”
“语言我可以试试。”林锋道,他的现代军事训练中包含基础俄语。
任务确定。林锋再次挑选了精干小队,包括周大海、“夜莺”和略通几句俄语日常用语的小陈。他们脱下军装,换上普通的百姓服装,将武器隐蔽携带,扮作前往榆树屯附近寻找失散亲人的难民,向目标区域渗透。
榆树屯外围戒备森严,苏军哨兵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戴着护耳棉帽,持着**沙冲锋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林锋没有贸然接近军营大门,而是在屯子外围观察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是苏军后勤部门经常出入的、用于取水的小河边作为潜在接触点。
等了小半天,终于看到一名落单的、肩上扛着空水桶的苏军士兵骂骂咧咧地走向河边。
林锋深吸一口气,示意周大海等人隐蔽警戒,自己则装作在河边凿冰取水,慢慢靠近那名士兵。
士兵看到林锋,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警惕地握紧了挂在胸前的冲锋枪,用俄语粗声问道:“你!干什么的?”(Ты! Что делаешь?)
林锋抬起头,脸上努力做出谦卑又带着一丝焦急的神情,用略显生硬但发音清晰的俄语回答:“长官,我在取水。我的家人…在战乱中走散了,我听说他们可能在这附近…” (Товарищ командир, я на6ираю воду. Моя семья... потерялась во время войны, я слышал, что они могут 6ыть где-то 3десь...)
那士兵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国“农民”会说俄语,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戒备心似乎稍减,但依旧没有放松:“这里没有你的家人!快离开!” (3десь нет твоей семьи! У6ирайся!)
林锋没有退缩,继续用简单的俄语,夹杂着手势,表达着“寻找亲人”的“急切”,同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的反应。他注意到这名士兵军衔不高,年纪很轻,脸上带着驻外士兵常见的烦躁和无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军官的吆喝声。那名士兵脸色一变,不耐烦地朝林锋挥挥手,示意他快走,然后赶紧打满水,匆匆离开了。
第一次接触,无功而返,但至少确认了语言沟通的可行性,并且没有引发冲突。
当天晚上,在榆树屯外一处废弃的窑洞里,小陈尝试调试携带的缴获电台,希望能捕捉到苏军的通讯频率,获取更多信息。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旋钮,耳机里传来各种杂乱的电波声。
突然,一个功率较强、使用俄语的通话片段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撤离…时间表已下达…装备…无法全部运走…部分…销毁…”
小陈立刻集中精神,但信号极其不稳定,夹杂着强烈的干扰噪音。
“大队长!好像…好像是他们在讨论撤离和装备处理!”小陈激动地低声报告。
林锋立刻凑过来,仔细倾听着那断断续续、夹杂着滋滋电流声的俄语单词。
“…优先运走…技术装备…轻武器…和…弹药…可以…考虑…”
关键词隐约可辨!林锋的心提了起来,这表明苏军内部对于如何处理带不走的装备可能存在分歧,或者至少,有“考虑”的空间!
然而,就在他们试图锁定信号源,获取更多信息时,电台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随即屏幕一黑,彻底没了声音。
“糟糕!可能是长时间在低温下使用,加上刚才信号波动,烧了!”小陈懊恼地拍了一下电台外壳。
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在这关键时刻中断了。这截获的、不完整的“最后的电波”,如同一个模糊的暗示,带来了希望,却也留下了更大的悬念和不确定性。
林锋看着漆黑的夜空和远处榆树屯苏军营地方向隐约的灯火,眉头紧锁。接下来,该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信息,进行下一步?直接、公开的接触风险太大,而电台已毁,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喜欢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