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狼”支队的旗帜在驻地飘扬,如同一簇跳动的火焰,激励着支队上下,却也引来了暗处窥探的目光。
随着宁安支队根据地的巩固和“雪狼”名声的初步传开,国民党方面显然也加强了对这片区域的渗透和破坏活动。近期,支队范围内接连发生了几起蹊跷的事件:靠近边缘区的一个小型被服厂夜间失火,虽抢救及时,仍损失部分物资;两名外出执行通信任务的战士在归途中遭遇冷枪,一人负伤;更令人警惕的是,支队部附近发现了可疑的无线电信号,虽然飘忽不定,但经验老到的报务员小陈判断,绝非己方或友邻部队的频道。
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敌人正试图从内部瓦解、从外部骚扰。单纯的军事训练和正面作战,已不足以应对这种阴险的挑战。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刚刚授旗的“雪狼”,想到了林锋和他那些擅长侦察、渗透、反制的队员们。
任务很快下达到了“雪狼”支队。
“……情况就是这样。”在“雪狼”支队那间充当队部的简陋木屋里,王指导员神色凝重,“敌人改变了策略,明刀明枪干不过,就开始玩阴的。放火、冷枪、散布谣言,甚至可能试图收买、策反我们内部的不坚定分子。这条无形的战线,同样关系到根据地的生死存亡!”
林锋站在粗糙的木质地图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鹰。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深知情报战和心理战的重要性,也清楚其危害。
“指导员,支队长,请放心。”林锋的声音沉稳有力,“‘雪狼’存在的意义,就是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明的,我们能打;暗的,我们也能揪出来!”
他立刻召集了水生、“夜莺”、周大海以及孙大勇、赵小川等骨干,分配任务。
“‘夜莺’,你带侦察一组,重点排查支队部周边区域,利用你们渗透和潜伏的本事,找出那个可疑电台信号的大致方位,摸清对方的活动规律。注意,对方很狡猾,可能会频繁转移。”
“明白。”“夜莺”点头,清冷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猎手般的兴奋。
“水生,你带狙击组和观察员,在几个制高点建立秘密观察哨,不要求你们开枪,但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用你们的‘鹰眼’,记录下所有异常的人员流动和信号。特别是夜间,任何不寻常的光源或动静都不要放过。”
“交给我。”水生言简意赅,已经开始在心里挑选合适的狙击阵地。
“周大海,孙大勇,你们带几个身手好、机灵的队员,换上便装,混入驻地附近的村庄和集市。重点留意那些最近突然活跃起来、打听部队消息、或者试图与我们的战士套近乎的生面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草惊蛇。”
“放心吧队长,俺们保证把耗子洞都给他摸清楚喽!”周大海拍着胸脯。
“赵小川,”林锋看向这个心思缜密的年轻骨干,“你文化水平高,心思细,负责协助支队保卫科的同志,梳理近期所有异常事件的报告,寻找其中的关联和模式。同时,留意内部人员的思想动态,特别是那些与新兵或者外来人员接触较多的单位,看看有没有人被谣言影响,或者行为出现异常。”
“是!连长!”赵小川推了推眼镜,感到责任重大。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林锋的指挥下悄然撒开。“雪狼”的队员们如同真正的狼群,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根据地的各个角落。
“夜莺”小组果然不负众望,经过几个昼夜不眠不休的追踪和信号分析,结合地形判断,最终将可疑电台的活动范围锁定在距离支队部约五里外的一个废弃的炭窑附近。那里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确实是设立秘密联络点的理想场所。
水生的观察哨则记录到,深夜时分,偶尔会有模糊的手电光信号从炭窑方向的山林间打出,朝向国统区方向,虽然距离太远无法解读,但足以证明那里存在有组织的通讯活动。
周大海和孙大勇的便衣小组也取得了进展。他们发现,驻地附近一个平日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最近突然阔绰起来,经常在集市上请人喝酒,并有意无意地打听支队领导的行踪和“雪狼”支队的情况。顺藤摸瓜,发现他与一个自称是“跑单帮”的货郎接触频繁,而这个货郎,行踪诡秘,经常往来于敌我控制区交界地带。
赵小川那边,通过梳理和分析,也发现了几条值得注意的线索,并将几个近期思想波动较大、可能与外界有异常接触的人员名单,秘密报给了保卫科。
信息汇总到林锋这里,脉络逐渐清晰。一个由外部特务指挥,利用当地地痞流氓和内线(或潜在动摇分子)进行情报搜集和破坏活动的网络,已经初现端倪。
林锋与李支队长、王指导员以及保卫科负责人连夜制定了收网计划。为了避免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和确保一击必中,决定由“雪狼”支队主力,在夜间实施精准抓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