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循科技”那个技术研讨会,办得还挺像模像样,地点选在了一个挺有格调的会议中心。我跟小刘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看穿着打扮,基本都是搞技术的同行,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咖啡因和代码混合的味儿。
研讨会的内容挺硬核,没太多虚头巴脑的吹嘘,上来就是干货。主讲人是智循的创始人,姓严,一个四十岁左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眼神很锐利的男人。他没讲太多市场前景啊、商业模式啊这些虚的,直接切入技术核心,讲他们怎么通过动态加密、行为审计、代码混淆这些手段,构建企业数据的安全防线。特别是讲到如何防范内部人员泄密时,他举的几个案例,听得我后背直冒冷汗——那手法,跟“飞跃”对付林浩的路数,不能说是毫不相干,简直是一模一样!
“数据安全,防外更要安内。”严总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很多时候,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技术手段很重要,但人的管理、流程的规范,同样不可或缺。”
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们这次栽跟头,不就是吃了内部管理疏忽、对新人背景调查不够深入的亏吗?
茶歇的时候,我主动凑过去跟严总搭话。“严总,刚才您讲的内部风险防控,真是鞭辟入里啊!我们这种创业公司,在这方面真是短板,吃了不少亏。”我半真半假地感慨道。
严总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探究:“陆总过奖了。沉舟科技最近在数据智能领域声名鹊起,我们也是久仰。创业公司资源有限,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关键是吃一堑长一智。”
他这话说得挺客气,但我感觉他好像知道点什么。难道我们公司被窃密的事,已经在圈子里传开了?不能吧,我们保密工作做得还行啊。
“严总说的是。”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所以我们现在特别重视这块。不知道智循在这方面,有没有针对我们这种成长型企业的解决方案?”
严总笑了笑,递给我一张名片:“当然有。我们最近就在推一套轻量级、可快速部署的‘数据安全底座’方案,性价比很高,适合初创和成长期企业。陆总要有兴趣,可以约个时间,我带团队去贵公司详细聊聊,做个免费的风险评估。”
“那太好了!”我赶紧接过名片,“求之不得!我回去就让秘书跟您约时间!”
研讨会结束,回去的路上,小刘还挺兴奋:“沉哥,我觉得这个智循科技挺靠谱的!讲的东西很实在,不是那种光会画饼的。”
我点点头:“嗯,感觉是干实事的。咱们现在确实需要把安全这块补起来,花点钱也值,就当交学费了。你跟进一下,尽快约他们过来聊聊。”
回到公司,还没等我喘口气,老张就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压低声音:“老陆,有消息了!”
我心里一动:“警方那边?”
“嗯!”老张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郑律师刚来电话,说经侦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初步摸清了‘飞跃’那边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咱们代码的链条,锁定了几个关键人物,包括那个威胁林浩的所谓‘猎头’,其实就是‘飞跃’内部一个负责‘特殊渠道’的员工!而且,警方可能很快会有进一步动作!”
好消息!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看来我们提供的证据非常有力,警方也很重视!
“太好了!”我用力挥了下拳头,感觉胸口那股憋了太久的闷气,终于找到了出口,“告诉郑律师,我们全力配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
“不过……”老张又补充道,“郑律师也提醒, ‘飞跃’那边肯定也收到风声了,可能会狗急跳墙,让咱们最近格外小心,尤其是你。”
我点点头,心里那根弦又绷紧了。是啊,对方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看来这几天得提醒大家上下班注意安全,公司晚上也得留人值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警方调查的突破,就像在浓雾里终于看到了一丝灯塔的光亮!虽然前路可能还有波折,但至少方向明确了!而智循科技的出现,又给我们补上短板提供了可能。这一坏一好两个消息,让我这跌宕起伏的心情,总算找到了一点平衡。
接下来几天,公司表面平静,暗流涌动。我让小刘抓紧约了智循科技的严总团队过来做风险评估。他们来了三四个人,带着专业设备,在我们公司鼓捣了大半天,又是扫描服务器,又是访谈员工流程,搞得挺像那么回事。
评估结束后,严总给我做了个简要汇报,结果……有点触目惊心。他们指出了我们内部权限管理混乱、代码库访问日志监控缺失、外部接口防护薄弱等十几个风险点,其中好几个,正是导致这次泄密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陆总,贵公司的技术实力我很钦佩,但在安全体系建设上,确实还处于初级阶段。”严总话说得很直接,但语气诚恳,“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一个分阶段加固的方案,可以先从最紧迫的内部权限和日志审计做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