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花带来的不快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很快便在“血色三月”计划紧锣密鼓的节奏中消散,但那份被外界窥探的警醒,却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陈默深知,在末世真正降临前,他们最大的敌人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那些隐藏在和平表象下的、可能提前察觉他们异常举动的人和势力。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他们需要眼睛和耳朵,需要一张能够延伸出去的、无形的网。
晚餐后,家庭会议再次召开,议题只有一个:情报网。
“我们的优势在于预知未来三个月的大势和部分关键节点。”陈默在白板上写下“预知”二字,圈了起来,“但大势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官方何时彻底失去控制?各个区域沦陷的具体顺序和方式?哪些人会迅速崛起成为一方势力?林凡和他的爪牙现在在做什么?还有那个神秘的‘净世会’,是否有蛛丝马迹可循?”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家人:“这些细节,我无法完全预知。我们需要现实世界的情报来补充、验证,并及时调整我们的计划。尤其是在我们开始大规模资金运作和物资采购后,很难完全避开所有视线。一个有效的情报网,可以让我们提前规避风险,发现机会,甚至在必要时……先发制人。”
陈建国眉头紧锁:“建立情报网……这听起来像是特务机构干的事情。我们一没经验,二没渠道,怎么搞?而且风险极大,一旦暴露……”
“风险与收益并存。”陈默打断父亲,“我们不需要建立像国家机器那样庞大的网络。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精干、高效、主要覆盖本市及周边区域,并能对特定领域(如金融、地下势力、官方动向)有所触及的早期预警系统。”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金字塔结构。
“情报网的核心,是我们自己,绝对保密。”他在塔尖写下“家族核心”。
“下一层,是未来我们将吸纳的、经过严格考验的、知晓部分真相的核心外围成员,他们可能负责情报的初步分析和行动。”这一层暂时空白。
“再下一层,也是我们现阶段需要着手构建的,是外围信息节点。”他在塔基部分重重一点。
“这些节点,不需要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甚至不需要知道我们的存在。他们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提供特定的信息,然后获取报酬。”陈默解释道,“他们可以是出租车司机、医院护工、酒吧服务员、政府底层雇员、快递员、甚至是……社会边缘人员。”
李秀娟听得有些心惊胆战:“社会边缘人员?那些人……可靠吗?”
“正因为他们处于边缘,往往能看到主流视野忽略的东西,而且,他们通常更看重实际的利益。”陈默冷静地分析,“我们需要的是信息,不是道德楷模。关键在于如何筛选、如何接触、如何控制风险。”
他看向陈雪:“小雪,你负责信息筛选和初步分析的工作需要扩展。从现在起,你不仅要关注网络和无线电,还要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本市各类报纸、地方论坛、甚至是一些小广告传单,从中提取可能蕴含价值的社会信息。比如,某个区域频繁发生的盗窃案、某个工厂的异常停产、某些流言的兴起和传播……这些都可能是指向更大事件的线索。”
陈雪认真地点点头,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哥,”陈默转向陈锋,“你需要利用你的经验和眼光,帮我物色和初步评估一些人选。重点是:口风紧,有所求(金钱、庇护、或者其他我们可以提供的东西),并且在特定领域有信息获取的便利。比如,能在医院听到内部消息的护工,能在码头知道货物进出情况的工人,或者……熟悉本地三教九流、消息灵通的‘包打听’。”
陈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留意。但接触必须谨慎,需要设计安全的接触方式和识别暗号。”
“这是自然。所有接触由我亲自进行,或者在我认可的情况下,由哥你陪同。”陈默肯定道,“初期,我们不需要太多节点,两三个关键位置的就足够了。重点是质量,而非数量。”
他接着看向陈建国:“爸,您的人脉圈里,或许也有一些看似不起眼,但位置关键的人。比如,负责某个区域土地规划的小公务员,银行里负责信贷审核的经理,甚至是经常给您公司送货的物流公司调度……不需要他们背叛什么,只需要在特定时候,提供一些不涉及核心机密、却又对我们有价值的‘风向’信息。我们可以用商业咨询费、项目合作等名义进行支付。”
陈建国若有所思,缓缓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有些关系,确实可以在这个方向上用一用,只要把握好分寸。”
“最后,”陈默的目光落在跃跃欲试的陈浩身上,“小浩,你也有任务。”
陈浩立刻挺直了腰板。
“你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和家附近,接触的多是年轻人。我要你留意你那些同学,或者学校周边经常混迹的社会青年中,有没有那种特别擅长打听消息、人脉广、但又不太守规矩的角色。不需要你主动接触,只需要观察和记录,把你觉得可能有用的人和信息告诉我。”陈默说道。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圈子,有时候也能听到一些成年人听不到的风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