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非高氏。”
这四个字,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苏晓月脑海中混乱的迷雾,却又将她拖入了更深的疑云之中。
不是高家?! 那会是谁?!
她猛地攥紧了纸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被巨大阴谋笼罩的窒息感。
她迅速关紧窗户,背靠着冰凉的窗棂,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纸条是谁送的?字迹娟秀,像是女子所写。是云无涯安排的人?还是宫中某个隐藏的、未被发现的盟友?或者是……真正的下毒者,在故布疑阵?
如果毒不是高家下的,那他们之前所有的推断都要被推翻!高家狗急跳墙毒杀太后的动机不存在了。太后苦肉计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谁会对自己下钩吻这种剧毒?风险太高!
排除了高家和太后自导自演,剩下的嫌疑人……范围似乎缩小了,但也更加可怕。
楚凌霄?他有动机吗?太后是他制衡自己、甚至名正言顺摄政的重要筹码,他毒杀太后,短期内对他并无明显好处,反而会引发朝局动荡。
那还有谁?某个隐藏在更深处的、连她和楚凌霄都未曾察觉的势力?
苏晓月感到一阵寒意。她想起陈阁老的死,想起自己遭遇的投毒,再联想到太后的中毒……这一连串的事件,看似指向不同的利益集团(高家、太后、楚凌霄),但会不会,有一只更大的黑手,在背后搅动风云,意图将水彻底搅浑,从中渔利?
她立刻唤来云霜,低声吩咐:“想办法,秘密查一下,先帝在位时,除了太后、摄政王和高家,朝中或宫内,可还有过什么……特别得势,后来又突然沉寂,或是与先帝、与摄政王有过重大过节的人物或势力?”
云霜领命,虽然觉得这个任务如同大海捞针,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办了。
苏晓月则坐下来,铺开一张白纸,用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连线,开始梳理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图。这是她做项目经理时养成的习惯,用视觉化的方式理清复杂问题。
陈阁老之死(河工款)-> 利益受损方:国库、百姓;受益方:高文远及背后“南山”(楚凌霄?)。 自己遭遇投毒 -> 利益受损方:自己;受益方:所有不希望她亲政的势力(太后、楚凌霄、高家残余?)。 太后中毒 -> 利益受损方:太后、高家;受益方:……?
她在“太后中毒”后面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高家显然不是。楚凌霄?似乎弊大于利。自己?表面看是,但风险极高,绝非明智之举。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如果,这些事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直接获取利益,而是为了……制造混乱,削弱所有明面上的掌权者呢?
就在苏晓月沉浸于推理时,被她派去“宫廷安全特别调查组”协助林清砚的另一名心腹小太监小路子,悄悄回来了。
“陛下,”小路子脸色发白,声音压得极低,“林大人让奴才禀报,那个自杀的小太监,背景查清了,是三个月前刚通过内务府采买进宫的,身世‘干净’得可疑,像是被人精心伪装过。而且……而且奴才按照陛下吩咐,暗中留意摄政王那边的人的动向,发现……发现他们似乎也在暗中调查那小太监的来历,甚至比我们查得更深!”
苏晓月心中一震!楚凌霄也在查?而且似乎比她自己更上心?这不符合他之前迅速切割高文远的作风。除非……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甚至,他可能也不是下毒者?
这个发现,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还有,”小路子继续道,“林大人翻阅旧档时,发现一件蹊跷事。先帝晚年,曾有一支直属的暗卫力量,名为‘玄衣卫’,负责监察百官,刺探情报,权力极大。但在先帝驾崩前半年,这支‘玄衣卫’却突然销声匿迹,档案也被封存,相关人员不知所踪。”
玄衣卫?先帝的暗卫?
苏晓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一支突然消失的先帝暗卫……这背后,是否隐藏着先帝之死的秘密?或者,与眼下这一连串的事件有关?
她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张更大、更黑暗的网。
“知道了,告诉林清砚,继续查,重点查那个小太监进宫前后的所有接触者,以及……尽可能搜集任何与‘玄衣卫’相关的蛛丝马迹。”苏晓月下令。
“是。”
小路子退下后,苏晓月看着自己画满符号的白纸,在“太后中毒”和“先帝”之间,重重地画上了一条连接线。
夜幕再次降临,乾元宫灯火通明,却安静得可怕。苏晓月屏退了所有宫人,声称要静心思索边关军务。
她独自坐在殿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未知的敌人,隐藏在暗处的黑手,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她这个皇帝,当得如同在雷区行走。
“吱呀——”
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推门声响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