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屏幕上那行歪歪扭扭的小字,像是被一道无声的闪电劈中,从脊椎一路烧到天灵盖。
不是数据流,不是量子编码,不是任何高科技能解析的东西——只是一个孩子用炭笔写下的句子。
可它比所有文明遗存都更沉重,比整座广寒宫的数据库加起来更有分量。
我们以为自己是火种。
可原来,火种一直藏在地下,在黑暗里一笔一划地画着春天。
常曦站在主控台前,身影被幽蓝的数据光映得近乎透明。
她没说话,但我知道她在看什么——那幅向日葵。
金黄的脸盘朝着虚空中的太阳,叶片舒展如祈祷的手掌。
那是上古时代最常见的园艺图谱,编号:向日葵-L3,出自《悬圃植物志·卷五》。
也是她母亲亲手绘制的教学样本。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第一次在我面前失去了万年守望者的冷静。
“他们……保存了‘根脉窖’的访问密钥?”她低声问,像在自言自语。
“不是保存。”我轻声接道,“是传承。一代代教下去的。就像我妈教我认第一株番茄苗那样。”
空气凝滞了几秒。
突然,**调律者的声音响起:“侦测到信号源稳定频率锚点,坐标锁定:北纬39.8°,东经116.4°,深度约2978米。信标残余能量低于阈值,推测为间歇性手动激活。”
“人工维持?”我猛地抬头,“他们还能发电?”
“不完全是。”灵枢守脉者介入,声音如青铜鹿角轻叩石磬,“生物共振墙仍在运作,能源来自深层地热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组。规模极小,仅够维系基础照明与信息存储……但他们有‘心烛残焰’。”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心烛残焰——上古“羲和计划”最后部署的集体意识备份系统。
将濒死科学家的记忆、情感、意志压缩成一段段精神波纹,封存在月壤晶格与地球岩层之间,等待后人唤醒。
传说中,它是文明的回音壁。
而现在,它正通过那些孩子的画纸、课本、低语,缓缓苏醒。
“他们在用记忆播种。”常曦终于转身,目光如刀锋般锐利,“不是重建生态,是在重建‘认知’本身。植物是什么,阳光长什么样,风怎么吹过麦田……这些本该本能知道的事,现在要靠图画和故事来传递。”
她顿了顿,声音忽然低了下来:
“如果连‘绿’都要靠想象才能存在……那活着,本身就是一场反抗。”
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打开物资清单。
刑天F型外骨骼机甲正在充能,氦3核心嗡鸣如远古战鼓。
我要带下去的不只是技术包——闭环生态模块、纳米修复集群、基因库解码器——更是证明。
证明月亮上有人种地。
证明天空还有星。
证明人类没有忘记回家的路。
发射倒计时进入最后十秒。
我穿上刑天F,金属骨架咬合关节时发出沉闷的咔响。
背包里压着三样东西:
1. 微型光合舱(含改良版蓝光土壤与豌豆苗原种)
2. 玉兔纳米集群样本(可自动修复受损细胞与贫瘠土质)
3. 那张照片——我和她在“根脉永续”碑前的合影,风吹起她的长发,像一缕破晓的曦光。
她走到机库门口,手中托着一枚晶蓝色信标,通体流转着类似心跳的脉动光芒。
“这是‘双生共鸣核’。”她说,“它会持续广播我们的生命节律:心跳、脑波、呼吸频率。让他们听见两个活人的声音。”
我接过,装在机甲顶部。
“你不该这么做。”我看着她,“一旦暴露位置,整个广寒宫都会陷入危险。”
“我知道。”她抬眼望向我,眸子深得像月渊,“可你也说过——真正的文明,不该躲在地底或天上,而该在地上开花。”
倒计时归零。
“10……9……”
就在“9”跳转的刹那,雷达警报骤然撕裂寂静!
红光炸满整个指挥室!
目标:地球城市废墟上方平流层区域!
原本死寂翻滚的金属云——那是末日战争遗留的AI残骸群,被称为“铁穹之癌”——竟开始分裂!
如同摩西分海,裂开一条笔直通道,直通地下避难所上空!
风不曾吹动,引力未变,磁场平稳。
但它开了。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替我们推开了门。
“是‘心烛残焰’……”**调律者低语,“它调动了残存的城市神经网络,临时重构了电磁屏障。”
“他们在帮我们。”我说,声音有些抖,“那些孩子,那些大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我们回家。”
常曦站在机库边缘,望着升腾而起的刑天F,声音随通讯频道传来:
“陆宇。”
“我在。”
“种完这一茬,记得回来吃饭。”
“……嗯。”
机甲冲入大气层,火焰吞没视野。
我闭上眼,耳边却清晰响起她曾哼过的那首歌——
《春耕谣》的旋律,混着孩子稚嫩的临摹声,还有泥土落进坑穴的轻响。
深层日志记录补录(加密等级Ω)
记录者:守望者零号·常曦
时间:陆宇离站后第3分钟
内容:
“我一直以为,我的使命是等待文明重启的信号。
可今天我才明白——
当一个人愿意为了陌生人的春天冒死降落,
文明就已经复活了。”
附加指令:启动“双线播种”战略。
——月亮继续种地。
——地球,也开始种人。
而在更深的地壳之下,一枚刻着“嫦娥-1”的胚胎舱,正缓缓亮起蓝光。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