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哥,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你还有钱买歌吗?”看见沙保亮言辞如此恳切,再加上刚刚跟对方拜了把子,谢阳倒是不好直接拒绝了,摇摇头回道,“毕竟你知道,除了打响知名度以外,我主要还是想赚钱的……”
“兄弟,这点你放心,上两次你都这样便宜我了,这次我哪能让你吃亏,我已经找到投资商了,价钱随便你开,只要不是特别离谱,我一定努力促成这笔交易!”看见谢阳意动,沙保亮激动的回道,“只要你愿意把这些歌卖给我,我都是万分感谢你了……”
“这些歌你全都要?”
听见对方找到了投资商,谢阳松了口气,他能理解沙保亮的心情,有了这些歌,相信对方很快就能打响知名度,而对自己来说,除了想打响知名度以外,赚钱就是最重要的了,只要对方出得起钱,谢阳也不反对全部卖给对方。
“当然,你那些歌都太棒了!关键我也太喜欢这些歌了,一首我都不想放弃!”沙保亮有些激动,“当然,价钱也很关键,不过投资商那边我已经谈了,对方对这些歌也很满意……”
为了这次专辑的事情,沙保亮过年期间都拜访了不少人,通过熟人的介绍认识了一个投资商。
对方开了一家音乐制作公司,被《那些年》所打动,原本是想签约沙保亮在其麾下,毕竟沙保亮现在也有了一点知名度,运作得好的话能帮公司赚不少钱,可是沙保亮却坚持让他们外购一批歌曲为才答应。
原本公司是有自己的制作团队,从写歌到后期都有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虽然也会有外购歌曲的计划,不过那都是为旗下要重金打造的艺人量身准备的,而每一次的选歌流程也有完善的选拔制度,多方评测之后才能正式进入谈判。
所以听到沙保亮的要求,对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直到某一天,沙保亮拿着张欣雅制作好的小样找上门来,听完所有的歌曲小样后,投资商这才改变了态度,连忙召开了会议,把公司的高层人员和内部测评人员、专业写手全都召集到了一起,进行正式的测评。
结果自然是赢得大家一片好评,当听说这些歌都是由同一个作者所写,同时也是《那些年》和《流年》的作者后,有人当众让公司马上把谢阳签入旗下。
不过沙保亮自然没有透露谢阳的真实身份,只是说这是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对方也是看在交情的份上才愿意卖给自己的。
虽然有些遗憾,不过公司全体高层倒是都同意了外购这批歌曲的意见,特别是现在谢阳名不见经传,歌曲价格相对那些成名作家便宜许多,以对方表现出的才气,以后歌曲的价格一定水涨船高。
要知道在娱乐圈,从来不缺少优秀的演员和歌手,缺的一直都是专业的创作家!
一首好的歌单诞生,必然会引发各大公司的争相抢夺,毕竟在国内的市场,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事早已屡见不鲜,靠着一首好歌吃一辈子老本的歌手也不是没有。
所以,当谢阳这一大批歌曲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大家都敏锐的发现了,这些歌要火!
只不过大家对把这些歌全部投入在沙保亮的身上持有异议,公司内各大经纪人也强烈反对,公司旗下本来就有很多艺人需要发展和打造,比沙保亮名气更大的也比比皆是,为什么消耗了那么多资源都要投入到一个从来没有红过的歌手身上?
但是为自己制作这张专辑是沙保亮最后的底线,他知道要是让步了他可能就错过这辈子最大的一次机会了,所以丝毫不肯让步,而公司那边,虽然内部有争议。
不过外购歌曲的基调算是定下来了,所以沙保亮这才急着要跟谢阳见面,不要到时候跟投资商谈好了谢阳这边反而出了差错。
“沙哥,我也跟你说句实话吧,这次我总共写有18首歌,我的心理价位至少都是百万以上了,你确定你那边的投资商愿意出这个价?”谢阳拿出随身的歌词本翻了起来,数了一遍之后回道,“要知道,我可是纯野生新人哦?”
一百万,看似很多,但是平均下来一首歌也才不到六万,而谢阳相信,这些歌无论挑出哪一首来,都不可能低于10万的卖价,毕竟前世这些歌曲的火爆程度自己都是亲眼见到过的。
不过谢阳也知道,自己毕竟只是个草根写手,在没有出名前,歌曲就算红了,赚钱的也只是歌手,和创作者毫无关系,前世的时候谢阳就知道有很多歌手靠着一首歌能赚成百上千万,但歌曲的创作者可能只得到了几千元的稿酬。
而他心里真正的底价,至少也不能低于50万,等这批歌曲火遍大江南北,谢阳相信自己的名气就彻底响彻流行音乐圈了。
至于对沙保亮要价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把鸡蛋全放沙保亮一个篮子里,多来一些其他歌手演唱自己的歌,不但歌曲的受众更广,自己的知名度也能更高!
“我也猜到了,难度有点高,不过我会尽力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